返回

第十五章去北京赶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章去北京赶考 (第2/3页)

王敬宝这时正在和车行的老板讲价,不愧是生意人家出来的孩子,连讲价都讲得很有水准。从老板要价的四个金币一直给杀到二个金币还不满足,还继续和老板软磨硬泡。看他真有做生意的潜质,把那车行老板讲得满头大汗面红耳赤,这还不把他轰走,证明杀价空间还有。

    果然王敬宝又杀了两个银币下来后,就止住了。老板边擦着汗,边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估计连他自己也开始佩服这个肥肥胖胖的少年人了。

    好一会后陈玉童才来,大家一致对他这种迟到的行为进行谴责。他本人仍然是笑嘻嘻的和我们每个人陪着不是,古语:伸手不打笑脸人。对他这样的我们还真没有办法板脸。

    我们带的大件行李都放到了马车的顶棚上用油布搭上捆好,自己只带随身的袋子坐到马车上,这马车比我家里的宽大,上面铺着凉席,上车时大家要把鞋脱了,放到一个专门的箱子里,这样大家坐累了还可以躺在上面睡觉。

    在马车上我见王敬宝这么有生意头脑,就提议大家把钱交给他,由他来负责我们一路的花销。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同意。王敬宝也不客气,只是略略算了一番,就叫我们一人交给他五个金币,他负责我们考试期间的全部开销。当然不够了他会在追加的。

    大家把钱交给他后,见他从随身的袋子里,掏出本子和铅笔,开始记帐了。那架势和专业的帐房先生也差不了哪去。在王敬宝的管理下,果然当天中午和晚上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全是王敬宝一个人忙里忙外地做事,胖胖的脸上全是汗水。不过他很乐意做这些事情,而我们三个吃得好,住得舒适,都很满足。

    当晚我们在一起聊天。我问王敬宝:“王君,你怎么知道那个车行老板的底价是还不到两个金币的?”王敬宝洋洋得意眯着眼说:“张君。别看你读书是个天才,说到做生意,你就隔行了。你们说说这马车行这次送我们去北京他能净赚多少?”

    柳大江说:“他被你杀价杀得那么狠,最多我看只能挣一两个银币吧。”“一两个银币?给你说吧最起码一个金币,这还是税后的纯利。”王敬宝手拍着几案脸上充满对柳大江的鄙视。

    陈玉童不解的问:“此话怎讲?”柳大江也说:“王君,虽然你家里是世代做生意的,但是要说这车行老板赚了我们这么多,我可不信。你看那赶车的伙计的路途吃宿费,还有马匹的饲料费,在加上要缴税。光算这些他能赚我们一个金币吗?我看他不亏本就不错了。”

    王敬宝听了柳大江这番话乐了。说:“要不怎么说你不是做生意的料呢。你光看见这些?那好今天我就给你算算车行老板的帐。”“好,好。请讲,请讲。我们洗耳恭听。”陈玉童对此很感兴趣,连声催促着。

    “第一,赶车伙计的工钱,这一趟老板得付给伙计两个银币。第二,车马的损耗再算他两个银币吧。第三,帝国的税收规定,他们车行是十税一,因此要缴纳的税金不到两个银币。这些费用除去你们算算他是不是要赚上一个金币?还有回程时如果再拉上个肥客,这老板又得多赚二三个金币。”王敬宝掰着手指一样一样算给我们听,听的我和陈玉童连连点头。

    柳大江糊涂了说:“那还是不对啊!难道那个伙计一路的费用是我们出吗?”王敬宝笑着摇着头说:“柳君啊,看来你也只能去从军了,要是你做生意非得把自己饿死。你看陈君和张君都知道这里的奥妙了,只有你哈哈……”我确实基本是知道王敬宝说含义了,以前我们那个时代的旅行社几乎都是这样赚钱的,只是没有想到现在就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陈玉童对王敬宝说:“王君还是直接和柳君说了吧,免得他想破头。”王敬宝开始为柳大江解释:“我们这一路而来,伙计的食宿都不用我们管。我们吃饭和住宿的地方都会免费为他们提供,好的还能给他几个铜钱呢。”

    柳大江平时脑子也不算慢的,可是今天却拐不过弯来。仍然面带迷惑之色说:“可是这些饭店、馆舍为什么要给赶车的伙计免费吃宿呢?”

    没等王敬宝说我接口说:“这些饭店、馆舍都会对这些经常往来的老车马行十分照顾。不然赶车的伙计把我们往其他的馆舍一拉,他们以后连半点钱也赚不上。”

    王敬宝敬佩地看了我一眼,对柳、陈二人说:“都说:‘能人无所不能。’我今天是信了。张君公爵家出身,平日也没人教导生意之法。看看这生意之道是一点就通。”说道这里转头看着我开玩笑地说:“张君你以后可别和我争着做生意啊,我怕被你搞破产。”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

    此后几天我们就在马车之上谈天论地,有时陈玉童还会买壶米酒拿上车来,我们就在车上围在一起时而畅谈浅饮、时而放声高歌,仿佛大家又回到了上半学期的日子里。这样路上的日子我们也没有感觉到闲闷。

    六月九日快入夜时我们到了北京,确切地说是北京郊区的西山。帝国的北方考场都设立在这里,考场周围开设了很多馆舍,这都是为了接待各地的考生们专门开设的。这些馆舍一年当中只有这段时间才有生意,所以热情异常。一路各家迎客的伙计不断的招呼我们进住,口里叫嚷着各种优惠的条目,最后我们还是选定了一家离考场不远的馆舍住了进去。

    我们要了两间房,王敬宝说这样可以省钱。和上学时一样我和王敬宝一间,陈玉童和柳大江一间大家就住下了。六月十日科举司开始办理考生考号。第二天,我们就早早出门前去领考号。可是今天是领取考号的第一天,考场前的大广场上排满了不知什么时候就来排队领号的学子们。来的晚我们只好排在了靠后的地方。一二个小时以后我们都开始后悔了,早知这样该迟两天再领。不过既然已经排上了那就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