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凌烟阁四十八英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大汉凌烟阁四十八英豪 (第2/3页)

。圣祖将自己次女嫁与其长子庞毅为妻,庞毅也是圣祖托故的六大臣之一。

    10.邳公荀攸363年-420年(58岁)(一等公爵)。和晋公一样颖川荀氏豪族子弟,早期就跟随圣祖来到荆州,是圣祖主要幕僚之一。其一生虽没有大的功劳事迹,但始终是兢兢业业的辅佐圣祖,对圣祖忠心耿耿。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圣祖信任。开国时任帝国第一任礼部尚书。

    11.凉公马超382年-441年(60岁)(二等公爵)。在圣祖准备北伐时随家族归顺圣祖,此后马超麾下骑兵都会出现在帝国的战场之上,马家军以作战勇敢,吃苦耐劳,纪律严明著称,是圣祖主力部队之一。帝国北征和西征的主力之一。其军团因穿赤甲,被圣祖称为“赤骑军”。圣祖四女后嫁与马超长子马繇。最高大将军衔,死后追认元帅军衔。圣祖死时马繇为六大托故大臣之一。赤骑军后因于罗马帝国交战时全军覆灭,重建以后沦为乙等骑军团。

    12.胡公张辽375年-446年(72岁)(二等公爵)。辽初为吕布手下大将。布亡后降圣祖。此后在圣祖麾下征讨四方,勇猛无敌,战功显赫。征袁术斩敌将纪灵,征张鲁首下其城。征刘璋率小部800骑奔袭千里,攻下成都。此后被圣祖称为“飞将军”。讨曹操获敌将首级数十具。征高丽为先锋,三年征战麾下万人归时不足千人。征鲜卑时又为先锋出战,又三年麾下万人斩首六万余具,功列首位。征讨波斯时任中路军前锋,与罗马帝国交战时一直打到大马士革,其勇武之名在西方仅次于赵公。后封地在原胡地,故封号为胡公。最高军衔为大将,卒后追授为元帅军衔。圣祖五女嫁与张辽长子张虎为妻,圣祖死时张虎为六大托故大臣之一。

    13.燕公夏侯渊370年-445年(76岁)(二等公爵)。本系东汉末奸臣曹操本族兄弟,作战以飘忽不定,快攻快打著称。曹灭时曹操为保存家族血脉,命时守司州的夏侯渊归降圣祖。圣祖为此亲身前往劝降,其遂降与圣祖。后一直参加帝国作战,作战勇猛其指挥的一直是帝国的主力骑兵部队之一。晚年指挥麾下“彪骑军”参加对波斯征讨,后在于罗马作战后期在前线病故。最高军衔大将,死后追认元帅军衔。因其长子早亡由次子夏侯霸(184年-259年)继承爵位。

    14.卫公陆逊389年-451年(63岁)(二等公爵)。圣祖后期主要领军将领之一。陆家系江东大族,族中人才辈出,到陆逊这一代达到顶峰,共有五名陆氏家族的在汉朝廷效力,其中最出色的就是陆逊。陆逊十六岁开始初战,虽然不能比和被称为军神的周瑜相比,但是一生也经历了大小数百战,有输有赢的陆逊是跨圣祖时代的一员名将。主要功绩统帅大军为帝国开疆万里,攻取南亚及印度大片地区。陆逊最高军衔为大将,死后追任为元帅军衔。后其次子陆抗432年-480年(49岁)出家门从军,由尉官升至将军,后因陆逊长子去世,不就长子之子也病逝而无子嗣,于是陆抗返家继任家主,陆抗最高军衔为上将,死后追认大将军衔。后陆抗之长子陆瑜453年-508年(56岁)也功授上将军衔,死后追认大将军衔。一家三代连续出了一个元帅两个大将,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一时间陆门威望大盛。以后家中子弟多数从军。成为汉帝国著名的“军门之家”。太子刘吉登基后将自己的二女嫁与陆瑜为妻。

    15.韩公司马懿385年-457年(73岁)(二等公爵)。司州司马家豪族出身,早期进入曹操帐下效命被任为郡中小吏,曹灭司马懿随夏侯渊归降圣祖,家族中三人在朝廷中任职,其中司马懿被委任为太子刘吉太傅,后逐年升迁。攻打高丽时自领一军立大功。攻下高丽后任平壤都督。后又参加了讨伐鲜卑,征讨西域等一系列战事都立有大功,统领所部被称为“黑骑军”因军团旗帜上为狼,又名狼骑军,是帝国主要骑兵部队之一。其成功的由一名文吏转变为一员领兵征战的武将,征讨波斯时任右路军统帅。最高军衔为大将,死后追认其为元帅军衔。卒后由长子司马昭427年-491年继承爵位。次子司马师后被刘吉立为丞相,司马师卒后以侯爵爵位进入凌烟阁。司州司马家族一共有9人在帝国效力并授予或继承了爵位,分别为:司马懿(司马防之子,世袭公爵)司马朗(司马防之子,伯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