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日军在行动 (第2/3页)
,抗战时期,中g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和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相差之大,几乎让人不敢置信。
抗战时期,中g面积是日本31倍,人口是日本5倍(4.67亿对9090万)。
工业总产值日本是中g的4.4倍(60亿美元对13.6亿美元),钢铁产量日本是中g的145倍(580万吨对4万吨),石油产量日本是中g的129倍(169万吨对1.31万吨),铜产量日本是中g的121倍(87000吨对700吨),煤产量日本是中g的1.9倍(5070万吨对2800万吨,但中g的2800万吨外资企业占55%),飞机中g基本无生产能力,日本年产1580架,坦克中g无生产能力,日本年产330辆,大口径火炮中g无生产能力,日本年产744门,汽车中g无生产能力,日本年产9500辆(产能可达35000辆),年造船能力中g不详,日本47.32万吨,年造舰能力日本5.2万吨,中g只能造少量小型舰艇。
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有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5个夜战重炮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54个飞行中队)以及守备队(旅团)。合计38万人。日本的征兵制规定凡17-40岁男子必须服役。还有预备役兵73.8万,后备役兵87.9万、第一补充兵157.9万,第二补充兵90.5万。此外还有第一、第二国民兵役。日本海军动员与陆军类似,但服役年限不同。全国可动员1000万人。
侵华战争前期,各师团都有若干补充大队,配备步兵轻武器,不列入战斗序列,作用是随时补充师团的缺额。所以每个师团实际参战人数要大于编制人数。如淞沪会战的第9师团,1个多月死伤12360人,但仍能不经修整进攻南京,就在于补充体制发挥了作用。
七七事变时,中g陆军有步兵182个师、46个独立旅、9个骑兵师、6个独立骑兵旅、4个炮兵旅、20个独立炮兵团以及其他少量特种兵。总计200万人。其中蒋j石中央直辖的只有70个师(所谓中央军)。这70个师中,有40个接受过德国人训练,装备较好。1936年开始整编陆军,到七七事变仅完成20个师整编,但装备没有完全到位,达不到编制数。其他各师实力仅为编制数的50%-70%。军需补给。人员补充能力和日军有较大差距,征兵制刚刚在部分地区实行。
其中七七事变前,中日陆军师级编制、及其武器火力对比是:中g一个师团,10923人,马匹不详、步骑手枪3831支,掷弹筒243具,轻机枪274挺,重机枪54挺,野山炮12门或9门,步兵炮30门。日本一个师团,21945人,马5849匹,步骑手枪9476支,掷弹筒576具,轻机枪541挺,重机枪104挺,野山炮64门,步兵炮44门。主要差距是师级单位的定员和枪械、重炮数量。中g两个师还不一定达到日本1个师团的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盐泽幸一如此自信满满,不仅仅他这样认为,其实村井苍松内心何曾不是如此呢,中g实在落后日本太多,沉默腐烂的时间太长了,他曾经的威势,在已经被扔到太平洋的海沟里去了,被英美法这些帝国踩在脚下,肆意的蹂躏近快一个世纪了,而现在则轮到日本来骑到中g的头上作威作福了。
落后就要挨打,乱世之中,你不去打别人,别人就来杀你,国与国之间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