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5章 把脉与听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65章 把脉与听诊 (第3/3页)

力来救病人,不如让陈先省试一试,中医。远比你想象中的神奇。”

    周主任还想再说话,可这个时候就连医疗队的李队长也说:“算了,反正我们没有好办法。就让陈大夫他试一试吧,就算治不好,但应该也治不坏。”

    陈争根本没理会他们。这个功夫,他已经取足三里、三yīn交、血海、承山等几处大穴,将点燃后的艾条,放在了病人肌肤上灸。

    大约十几分钟后,陈争将艾条拿起,随后又拿起纸笔,刷刷刷写下了两幅药方。

    随后,陈争告诫病人说道:“你的这个病,要治疗,主要方针是以益气行血、行气通脉、散结止痛。清热解毒为主。我的第一个方子,是为你疏通经络的,而第二个方子,是让你外部清洗,将这些草药熬煮之后加水。每rì清洗患处,保管你半个月内,病情好转,大腿消肿,一个月内,可以正常走动。”

    这番话可让翻译为难了好半天。最终只好将中医术语全部略去,只是将药方的使用方法说了一遍。

    又叮嘱病人常常回来复诊,便让病人离去。

    说也奇怪,刚刚还不能走路的病人,完全又家属搀扶,但经过了陈争的艾灸之后,虽然不说行动自如,但至少可以勉强走路了。

    见到如此奇效,众人全都啧啧称奇。

    “陈争先省~你果然不愧是个神医。”史蒂夫博士竖起大拇指,但同时不忘询问:“你为病人治疗的过程我很感兴趣,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你如何能够凭借只是摸一摸对方的手腕,就知道对方的病情呢?”

    “你说的摸手腕,在我们中医中,叫做诊脉。”陈争笑了笑:“说起来,诊脉的确是们很高深的学问,不过我看出病人有病,主要却并非靠诊脉。”

    “那是靠什么?”史蒂夫博士问。

    “病人走进来的时候,不能行走,刚刚我已经看到了。坐下候诊时,他一条裤管紧绷,而且无呻吟,在参照其他整体带给我的信息,我已经大致猜到了几种病情,这个,在我们中医中,叫做望诊,非诊脉之功。随后我再为他诊脉,最终确定他正是得了这种病。”

    “神奇,太神奇了!”史蒂夫博士又问:“可是你通过诊脉,能具体得到什么信息呢?”

    “那得到的可就多了,”陈争笑了笑:“诊脉所能知道的东西,并不比你们用的这个听诊器少多少。”

    “没错,这点我知道,大争哥,就由我来说吧。”文黛笑了笑,抢过话头。

    陈争刚刚那句话说的没有丝毫夸张,其实诊脉的原理,与听诊器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

    文黛侃侃道来,自从黄帝内经中首次说到诊脉,随后又经魏晋时期的《脉经》,再到明朝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中国的诊脉手法,已经达到了巅峰。

    要知道,脉搏的产生,正是由于心脏收缩,向动脉shè出血液时所产生的血管颤动,故此脉搏频率,是直接由心跳的速度所决定的。所以首先通过诊脉,可以知道病人的心率。

    这还不算,虽然中医中没有“血压”这个名词,但并不代表中医不知道这个东西,中国自古对于高血压,便说是“肝阳上亢”,一旦有高血压,脉象如弦,这也正是因为血流受阻,压力增高的缘故,与西医所说的高血压完全相符。

    再其次,诊脉时可以通过“虚、微、缓、濡、弱”等脉象,得知人体内血容量的多少,甚至是贫血或者是血液氧气含量的减少这类的情况,也逃不过一位诊脉高手的感觉。

    当然,还有刚刚的这位病人的情况,诊脉还可以测出病人的四肢动静脉病变,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动静脉血栓闭塞xìng的病变,都可以在诊脉时得出确切的结论。

    当然,中医难学,如今各大医院内坐镇的中医专家,与自古以来的那些名医相比,恐怕做学生的资格都不够,

    事实上,如果真有陈争这样jīng湛的医术,他所通过诊脉掌握的病情,如果要换成西医,则必须要动用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心电监护以及彩超或者核磁共振,才能得到同样多的信息。

    “史蒂夫博士,现在你应该听懂了诊脉的作用了吧?”文黛俏皮一笑,随后面对陈争吐了吐舌头:“大争哥,我说的怎么样?”

    就连陈争都没想到,文黛竟然这样厉害。

    之前几个月,陈争都没怎么教导过文黛,只是让她不停地背医书,然后跟随王教授行医,可没想到她竟然这样的用功,大出自己的意料之外。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本身是西医专业的,对于西医了解的很充分,现在再学中医,竟然可以将中医理论讲解的如此透彻,这点恐怕连陈争自己都做不到。

    要知道,陈争从小学习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是自然jīng通,可很多时候有一种茶壶煮饺子,肚子里面有,可是却倒不出来的感觉。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