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中西医之辩 (第2/3页)
来的一番臆想,连解剖都不讲,又怎么能对人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陈争答道:“谁说中医不讲解剖?古时早就已经有人对人体进行过解剖实践,并且绘制成图,《欧希范五脏图》与《存真图》便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两例。”
“这……可你们中医不讲外科手术,怎么治疗某些病人的特定疾病?”
“中国最古老的医书中,就已经记载过一例截趾手术,这本医书就是您刚刚说到过的流传了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三国时的华佗,更被誉为外科之祖,在正史之内明确记载,可惜医书并没有流传下来;隋朝一位叫做巢元方的宫廷御医,记载过肠子断了之后,怎样缝合以及怎样防止感染的全过程。”
陈争反问:“这些例子摆在眼前,怎么能说中医不讲外科手术?”
“这……可中医的理论连对人体器官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说心脏,中医书籍上对心脏的描述明显有误,而且竟然还说心脏是思维器官,如果用这种理论为指导去行医,会耽误了多少病人,怎么能不让人心痛?”
“你说心痛?”陈争忽然问。
“是啊,作为一名医生,看到庸医误人,难道感觉心痛不是很正常的么?”
陈争连连摇头:“我不是说不正常,我只是奇怪你为什么会说心痛。因为按照你的理论,心并非是主管思维的器官啊,你应该说脑痛,你难过时,心脏应该是不会痛的。”
“这……”孙教授竟一时无言以对。
随后陈争笑了笑,解释说:“中医中所说的‘心’,与现代我们所理解的‘心’,并不是一个概念。其实这也并不能怪中医,要怪应该怪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字。心主管思维,这并非是中医创造出来的,而是中国文化中都如此认为,心痛、心疼、伤心、心情、心思……太多的词了不胜枚举,中医只是沿用了心这个词所包含的意思,所以在中医里,‘心’的概念也绝非是当今我们所说的‘心脏’。为什么你不批判中国整体的文化,而偏偏要针对中医呢?”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