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泛滥成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 泛滥成灾 (第2/3页)

上世纪六零、七零年代的越南战争非常相似。

    在那场战争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美军官兵不同程度的染上毒瘾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加利福尼亚州一度打算在边境地区设置隔离带,阻止墨西哥人自由进出。

    可惜的是,这一法案违背了美国宪法,也违反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规定。

    经过十多年努力,墨西哥北部地区的毒枭势力与贩毒网络得到有效遏制,只是对于盘踞在墨西哥南部地区的毒枭,美国当局仍然束手无策。

    根源就在这里。

    喜温植物,生长周期的积温至少需要二千四百摄氏度,只能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的地方。这些条件,在墨西哥北部地区都不具备,所以墨西哥的**种植园大多分布在南部地区,又以水量充沛的河流与湖泊沿岸为主。

    康科迪亚在安戈斯图拉水库边上,该地区年均降水量高达一千二百毫米。

    不能扫除墨西哥南部的**种植园,毒品就会源源不断的北上,因此墨西哥北部地区以贩卖毒品为主的毒枭根本打不绝。

    通过贩卖毒品获得的巨额收入,墨西哥毒枭开辟了更多的运输通道。

    6路走不通,可以走海路,还能从空中进入。

    早在上世纪末,墨西哥毒枭就购买了型飞机,一次将数百公斤、甚至数吨毒品从低空运如美国。因为这些型飞机非常廉价,最贵也就几十万美元,最便宜才几万美元,所以在美国空中警卫队加强边境巡逻之后,一些毒枭甚至雇佣退役军人、特别是空降兵,带着毒品在美国上空跳伞。

    进入本世纪初,一些毒枭还购买了性能十分先进的商务飞机,用来运送毒品。

    海面上,则是众多做了特殊改进,最高航行度突破四十五节的摩托艇,而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舰根本追不上。

    最近几年,墨西哥毒枭甚至另辟蹊径,开始动手建造型潜艇与半潜式运输船。

    三年前,墨西哥政府军在尤卡坦半岛里奥拉加托斯的一座渔船维修厂里缴获了一艘正在建造的型潜艇。

    虽然这艘潜艇非常简陋,只能潜到水面下二十米,潜航距离不到五十海里,用钢管焊接的艇体内最多只能搭载两名人员与四吨货物,但是这种新式运输工具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毒品运输效率。

    更重要的是,美国海岸警卫队与空中警卫队很难现这种型潜艇。

    事实上,根源不在毒枭,而是在美国国内。

    只要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毒品消费国,不管美国的边防措施有多么严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肯定有人铤而走险。

    这其中,美国人又占了多数。

    被美国警方抓获的毒贩中,八成是美国人,而在贩毒量过十磅的重犯中,几乎全部是美国人。

    两年前,fbi破获了一起贩毒案,主犯就是一名美国人,而且是一名生物科学家。

    这个叫艾萨克的美国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曾经创办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倒闭。失业后,艾萨克一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