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契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六章 契机 (第2/3页)

支,日本也就多花了几十亿美元,却极大的减轻了后勤保障负担。算长远账,还是比较划算。”

    “b型除了起降性能之外,比a型差了很多,这点就亏大了。”

    “还不是一样吗?f35本来就不是空中优势战斗机,日本舍得投入巨资,主要是美国不肯出售f22a,迫使日本曲线救国,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获得相关技术,加快自研重型战斗机的研制进度。”

    李廷轩笑着摇了摇头,技术根本买不来。

    日本的技术实力并不差,在很多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比如美国研制的相控阵雷达上的射频管就由日本生产。问题是,数十年来,日本一直采取单边政策,紧随美国,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如果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能决定,拥有再先进的技术都白搭。

    上世纪八十年代,凭借飞速发展的经济,日本野心勃勃,搞了个f计划,想摆脱美国单独研制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战斗机。结果项目还没落实,美国就横着插了一手,让日本耗费巨资弄出个放大版的f,即f2战斗机。依靠研制f1战斗教练机建立的研发团队也因此遭受重创。

    笑归笑,李廷轩没有忘记正事。“三部让我们帮什么忙?”

    “与上次一样,偷点东西。”

    李廷轩脑袋一大,难道二部专门干偷鸡摸狗的事情?

    “日本当局还没批准这项军购合同,只是确定了购买意向。按照日本当局要求,洛马公司将把部分f35b的零部件送往日本,一是让日本加入研发工作,二是让日本当局深入了解这种战斗机,争取尽快签署购买合同。”

    “美国佬挺积极的嘛。”

    “没办法,美国国会已经否决了下一财年度用来研制f35b的三十七亿美元拨款,如果不能尽快拿到日本的研发经费,f35b的量产时间肯定还会延迟,到时候英国与意大利肯定都会另结新欢。”

    “加上一个日本,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

    “哪可不一定,我们的航母在南海一闹,最蛋痛的就是日本。”

    “蛋痛?”李廷轩愣了一下,没想到杜彦宁还知道这么时髦的词汇。

    “不明白吗?别以为我整天坐办公室,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了。”杜彦宁呵呵一笑,说道,“如果不是我们闹得风光,日本也不会改为采购b型。先期投入的二十六亿美元基本能保证b型顺利量产。即便还要追加研制经费,傍上日本这个大财主,总比跟斤斤计较的英国佬、吝啬的意大利人讨价还价容易得多吧。”

    “这么说来,我们得插上一手。”

    “这事我们阻止不了,搞砸了,谁都不好下台。”

    李廷轩皱起了眉头,没明白杜彦宁的意思。

    “三部只要一样东西,我们最需要的那样东西。”

    “什么?”

    “f135发动机,即便弄不到整台发动机,也得想办法弄到核心机。”

    “怎么可能?”李廷轩差点跳了起来。

    f135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源自f22a的f9发动机,只是增大了流量,将最大推力提高到了十八吨。

    如果说在电子、材料、气动设计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