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误区(祝中秋!求月票!求定阅!) (第2/3页)
环,而国家工业基础初成之后,国家则应从工商实业chou身,从而避免国家干预工商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良xìng展”
“好好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管大人,若是国家都把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都占完了,那么那些个意yù投资实业的百姓怎么办?”
史司冷声反驳一句,三天前的会议结束之后,他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很早就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技术分析局引进的专利3o转让给了军工企业,55卖给了产业公司,只有15卖给了sī有企业。
“政fǔ对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投资,将导致民众对投资实业的兴趣,现在我们一年进口的机器比过去十年进口的还要多,可扣掉军工厂、政fǔ企业和产业公司之外,有多少是民营企业进口的?”
一声反问的同时,史司的眼睛盯视着刘能贤,这个“刘不管”就不知道自己的言,有时候会影响到民众的投资热情吗?
“刘大人,您的半年见效,两年回收,三年扩产,在南京说过,在上海说过,在广州也说过,报纸上也报道过,没错,这是农商部的成就,惊人啊可在史某看来,这一惊人成就的最大好处就是……士绅投资实业的兴趣大减,试问,那些好不容易凑起百把几十万款子的土老财,就是天大的胆子,也知道自己碰不过官营企业,不论其它,官营企业的规模大啊,net申江纱厂,乖乖,一上马就是五十万锭,这三年后扩产还会扩大多少?稍有些脑子都知道,照这个度,这个魄力,不出五年,中国的纺织市场,这些官营厂就能吃下七八成,谁还敢投资纱厂?您这一显摆,显摆掉的是民众投资产业之心”
在嘲讽刘能贤的“显摆”同时,史司又转向管明棠。
“管大人,若是没有民众投资纱厂这样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到时咱们就算是想把钢铁厂、机器厂卖给民间,又有谁能吃下这么大的企业?凡是能挣钱的生意,都让政fǔ揽走了,结果最后是什么?国家是富了,老百姓却穷了”
在管明棠意yù反驳的档口,史司再次出言打断他。
“别说什么国富则民富,这不是一个理字,国家再富,和老百姓都没关系,你、我都明白这个道理,工厂是sī人的,工人能罢工加工资,或工厂若是国家的,罢工就没用,工人强不过警棍,儿子还是亲生的亲”
最后又冷哼一声。
“没准这亲生儿子富极了,连老子的话的都爱理不理的,指不定动不动就这啊,那啊的占老子的便宜,至于工人?管他那。反正,当儿子捅下天大的娄子,当老子的都会给他兜着,没法子,儿子不要脸,当老子的得顾着脸面啊。”
史司的这声冷哼,换来的却是陈默然在心下的赞叹,这史司还没见过几家“官企”,可就把那坐大坐强后的官企的嘴脸给了说了尽。
“那也不尽然,如果……”
“管大人,咱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寄希望于不尽然之上,而且……”
打断管明棠的反驳,史司看着他,虽说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