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章 血的回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7章 血的回报 (第2/3页)



    “这个……”

    张之洞一时不禁有些语塞,不能在此时示弱关系到国体民心,可台湾同样也是国体民心之要啊

    “陛下,舰队是该休整了,他们在泗水呆了几个月,”

    蔡锷看着陛下继续说道。

    “也许应该调回一部分舰队,进行修整,我想这样的话,国民是可以理解的,同样荷兰人也不会以为我们是在示弱于其。”

    “嗯”

    点点头陈默然犹豫了一会,思考片刻后,便对蔡锷说道:

    “我看这件事必须要谨慎处理,让海军部拟个方案吧……嗯,”

    又沉思一会后,陈默然继续说道。

    “还要电告朝鲜军团,要蓝天蔚做好撤军准备,同时可以向外界释放一些信号了”

    5月11日的傍晚时分,在朝鲜军团司令部附近的一栋朝鲜式的大宅里,聚集了来自国内外三十多名战地记者,大家就着一盏马灯和几只蜡烛的亮火,各自摊开了采访本,等待着蓝天蔚,这是自朝鲜军团入朝后,这些战地记者第一次获准采访这位年青的司令官。

    应记者们的要求,蓝天蔚同意给大家讲一次话,开一个小型的战地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这应该算是中国的创,至少在中国之前,还没有那一个国家,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方式,布官方新闻。

    苍茫的暮sè中,蓝天蔚身穿一身漂亮墨绿sè呢制军装,在朝着这栋征用朝鲜人的大宅走来时,星光下,任何人都能看到这位将军xiong前闪光的勋章,笔tǐng的军装、年青而帅气的脸庞、再加上那功勋卓著的勋章,这一切,无不让那些外国记者相信,当这位将军的照片表在报纸上之后,也许会在国外出现数量不菲的仰慕者。

    站在门外架着相机架的记者们不断为蓝天蔚拍着照片,在蓝天蔚将入大宅时,门外的卫兵打立即举手敬礼。蓝天蔚还礼后,才走进房间

    “阁下,来的除去国内报社外,还有十二名英、美、德、法、俄五国的随军记者,还有《陆军》杂志、光复报也来了几位。”

    招待会的主持人在司令官进入房后,轻声说了一句。

    “噢,洋鬼子占多”

    蓝天蔚点了点头,走到那个言台上,手扶着带着近卫军军徽,这带有蟠龙标志的近卫军徽是陛下刚刚授予的,在某种程度上多少让那些因近卫军陆军未缀皇家一词而耿耿于怀的官兵们稍舒服了一些,这多少意味着也许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近卫陆军便可成为“陛下的军队”。

    “大家坐吧。”

    在昏黄的马灯的蜡烛光亮中,蓝天蔚站在言台上,直接用先用国语,随即又用英语、德语、法语重复了一遍,实际他是在告诉这些人,可以直接用本国的语言问,而他同样也可以用这些语言回答。

    作为一名军官,必须要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这是黄埔军校的一个硬xìng要求,可最终他们掌握的外语却让始作甬者的陈默然大为惊讶,很多军官在一年后,都能掌握至少两门外语,不过往往都是德语或者日语。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军官们都希望能得到派往德国留学的机会,所以才会认真学习德语,另一方面,日语又是军队中会的人最多的语种,不过也有极少数的一群人有着他人难及的语言天份,就像蓝天蔚,两年中,除去留学时学会的日语外,学习德语时,又自学了英语、法语,而现在更是学习了俄语。

    “……想来大家已经清楚了,我军现在于平壤已经取得一定优势,儿玉源太郎被困于平壤,未得一步,……”

    在作着简单的开场白的时候,蓝天蔚的脸上带着笑容,偶尔的甚至会流1ù出一丝得意之sè,至少直到现在,他都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兑现了当初入朝时对主任和陛下的承诺。

    和任何一场新闻布会一样,在简单的介绍了目前的战局后,记者提问开始了,无论是军队或其它政府部门的记者招待会都是在探索中进行的,但有一个原则就是绝不去浪费时间。

    在提问开始后,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先提问道。

    “将军阁下,贵国入韩作战的前途如何?会不会将日军彻底赶出朝鲜?另外是否会同俄罗斯军队配合作战?”

    看了一眼那位美国记者,蓝天蔚微微一笑。

    “先,我们必须要注意一点,这场战争就其本质上,是日本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日本是准备充足,而中国则是准备不足,甚至于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我们也是苍促而行”同绝大多数中国官员一样,在任何公开场合,他们绝不会提韩国,而是用朝鲜代替韩国,这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他们的心态,对中国人而言,韩国的独立不过只是名义上的罢了,现在,将来他都仍有可能再次成为中国的藩属。

    “我最近留意到一位德国记者的评论”

    说话时,他把视线投给了记者中的一名外国记者,是德国记者鲁尔卡特,相比于其它记者往往中“中**队在最合适的时候,以最强在的火力,在最脆弱的地方,进攻了已经虚弱不堪的敌人”不同,他给了近卫军非常的多的正面评价,而接直接用“中国陆军已经不逊于任何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