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战争的意义 (第2/3页)
那台上,忙了一整天的管明棠脚不自主的朝那边走了过去。在他走到那街边宣讲台下时边时,《抗敌歌》已经唱完了,置身于人群的管明棠看着台上的、台下的,其不少都是学生、教师,更多的却是市民。
光鲜的衣装使得管明棠在这人群异常的显眼,甚至连周围的人都刻意的和他保持一些距离。
在掌声,一位身穿青色学生裙装,留着齐耳短的女生,走到合唱队下深深鞠躬:“同胞们兄弟姐妹们东北的国土五年前,就已沦陷了,满清的无能至使上千万同胞正遭受奴役和屠杀,但今天此时,我们却有保卫祖国之决心,国绝不会再屈辱的在自己的土地上立。此时,英勇的将士们,正在前线为保卫国家的领土和尊严同日寇浴血奋战
然而,帝国初建,财力物力皆不及犯我国土之敌寇,前线的将士们械弹不精,他们甚至要拿着大刀和日寇拼死搏斗,他们是用自己的血肉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都不应坐视旁观,请您献出一份力量吧只要捐出一毛钱,就能给前线的将士多买两子弹,谢谢谢谢……”
女学生向着台前的人们鞠着躬,在女学生和学生合唱队的鞠躬,人们纷纷从口袋里拿出纸票、银元、铜元,朝着募捐箱里的塞着,一些妇人甚至将耳环、饰捐到款箱内,大规模的募捐自于民间。
在人群在推攘,管明棠走到了台前,看着女学生手募捐箱,虽说知道各地的募捐大都是民间行为,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从口袋里拿出钱包,然后将钱包十数张面值不一的钞票扔到募捐箱里,而这时显然已经有人认出这位身着“新制衣”的年人。
“是财政大臣”
“财政大臣在这捐款”
“管部长,请您说两句话吧”
认出他的学生有些激动的看着这位“高级官员”,千百年来,国人一直都有着官本位的意识,虽说帝国宰相官居显要,但外界却知道这位财政大臣是“从龙功臣”,陛下的近侍之官,自然的希望他能够在这里讲些什么。
走到台上,管明棠先看着台下黑压压的数千人名围观民众,甚至周围还有一些搭着相机架的记者,他轻咳一声。
“过去,人们常说,国是一盘散沙国不足为惧,因为我们是一个没有民族主义基础的国家,甚至于根本就不算是国家”
一开口他便说出了一个国人一直不愿面对的事实。
“然而,现在,我欣喜的看到,现在的国,绝非昨日的满清,在昨日的满清,我们不知道国家为何,那只因国非我国,而今日,我等万民却能举国一致,谋求国强当前线的传来战捷时,千百万民众为之欢呼,当国家面临财力困难的时候,又是民众站了出来,拿出你们的血汗钱,捐款助战
今天,《云南日报》上有一篇报道,在昆明的民众募捐集会上,意外的出现了两个手提粥罐的乞丐从身上摸出一把铜子,他们面带愧色地对工作人员说道。
“我们兄弟俩讨了三天,只有这毛9分,硬是没凑足角,请你们收下吧。要饭,已经低人一等了,要是再当亡国奴,怕是得钻到地下去了。””
此时管明棠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
“是啊,当了亡国奴,怕是得钻到地下去了我们曾经当过6o年的亡国奴,有过两亿先祖惨遭异族杀害,这就是亡国奴的回报上月日,当帝国决定对武力确保东北领土不丧的决定时,陛下曾以一言相告:假如我们不去战斗,敌人会杀死我们,然后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奴隶”
这时管明棠悄悄的在言语偷梁换柱的把前几天陛下无意吐出的一句话,换到了战前决策上。
看,这就是奴隶
一句话震得的所有人无不如雷贯耳一般的猛然一阵,他们从未曾想到陛下竟然道出过如此直白而又现实的言语,过去的十月之,如果说什么刻到了他们的骨子里,怕就是甲申年后亿先祖惨遭杀戮的血腥历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被外敌压迫到最后一刻时,是最容易动员、唤起的。在国历史上,自民间的为国募捐,这或许还是第一次,但什么事情总是需要一个开始,钱的多少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它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一个满身伤痕的醒狮。
皇宫花园西亭里,从募捐现场离开后,直接来到皇宫的管明棠正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一幕幕动人的场面。
凭栏而立于的凉亭扶廊边,远眺南京黑沉沉的夜空,陈默然良久无语。半晌,才转过身来对管明棠说道。
“无论是多是多少,这笔钱决不能乱用。另外,再于报纸上公开各省市地捐款总额名录,着出典型者,可由民政部门请旨对其加以册封。”
说到此处,陈默然的眉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