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选择(第二更了!求月票!) (第2/3页)
的家人,人是自私的,尽管他无数次高唱着奉公,可实际上呢……
辕门打开了,站于辕门两侧的卫兵行着军礼,目视着执政走出大门。
“是执政”
“执政出来”
原本静坐请愿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来,满眼期待的看着执政,此时的执政已经换上一身军装,这身打扮只让那些青年心中为之一鼓,从这着装的变化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执政的决心。
走出大门,心情复杂的陈默然看着围在大门外的青年们,闪光灯的镁光闪烁着,站在大门看着这些人,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游行,上一次游行应该是发生抵抗洋货期间。
民族精神一点点的唤醒和灌输的,看着那一张张年青的脸庞,他们大都是南京三所大学里的预科学生,他们在读预科时,除去最基本的数理化和历史知识学习外,深入骨子里的怕就是“军国民教育”的导入。
正是军国化的教育在短短数月内,在这些年青人心中构建出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的“国家”、“民族”观,先有民族,才有民族国家。
民众的力量,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甚至于世界并没被人们所重视,至少没有人知道民众有什么力量可言,在当权者眼中这是一个“后膛枪时代无**”的时代,可是如果这些民众可以左右武装力量呢?
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无视民众的力量,自己所致力推动的“精神外交”恰正是利用这些民众的力量,用民众的力量去弥补国力的不足,用民众的声音去表达这个国家的声音,以求达到最终的目的,上一次路权的收回,民众为自己表现出的力量而欢呼,同样也为执政府的“爱国”而欢呼,这是双赢的
民众无意间证明了自己的力量,而执政府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证明了自己的爱国
“……你们问,执政府是否会妥协,我想这个问题可以由向上海开赴的数十万大军可以回答,执政府绝不会不战而降,同样不会战而投降”
站在青年学生面前的陈默然用自己的声音回答着这些学生的问题。
“如果我们放弃了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掌声在执政府前响了起来,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那个答案。在陈默然的声音方落,执政府前便响起了“抗战到底”的呐喊声,对于这些青年来说,他们所需要的非常简单,就是执政府的一个态度而已。
“……总之,政府对于关税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