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启航!(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8章 启航!(求月票!) (第2/3页)

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歌说的是战友之情,海军与陆军不同,在等级森严的海军中,“海校同期”就意味着一层超乎战友关系的亲密之情。代表了一种“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昆仲之情。

    “中**队,必须要以必死的勇气迎敌”

    舍生求死

    或许这正是执政所追求的,无论是海军或是陆军,必须要放弃生的希望,以必死之心迎战。

    军人的职责是什么?是保卫祖国、是夺取胜利然而,在海军这里,战争的目的成了死亡。像梅花一样凋零,是最华丽的死亡方式,然而,这样的死亡,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吗?

    萨镇冰在心下思索着,一夹双腿靴根部马刺刺着马腹,黑色的战马便朝着海兵学校跑去,今天是海军学校第一期学员结束军训,正式成为海校学员的一天,作为校长的萨镇冰要去主持开学典礼。

    册子岛海军学校,在去年建校时,是华兴航运公司办立的商船学校,为公司培训高级水手和船长而建的商船水员培训的教育机构,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批准后,随后在册子岛征地动工建起了校舍。

    从一开始这所学校就和普通的商船学校不同,他的校舍完全仿造英国,校舍亦是由英国设计师规划设计,而且从教学楼到再到宿舍,而且整个学校亦占几乎大半个册子岛,无论是学校的规模或是校舍显然不是一般学校所能相比。甚至于为了确保学校的学习环境,在征地时学校即和周围的地主、农户都签订了协议,学校周围的土地绝不能用于建造酒馆,ji院以及其他一切可能使人腐化堕落的场所。

    不惜工本建立的学校,自然不会是华兴商船学校,实际上从一开始,这里就是按照海军军官学校规划设计的,而提出这个建议恰是当时身为黄埔学校教授主任的肖炘韧,这位陆军军官学校出身的军官,比任何人都明白,光复后的中国国防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什么地方。

    “建设一支海军,需要的东西很多,比如起码要有军舰,要有操纵军舰的人员和这些人员如何构成的组织。一般来说这三要素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军舰,但其实军舰问题其实最好办,最简单。只要拿得出钱,什么都能买的到。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的造船公司都膘着劲在全世界明争暗斗,只要有钱,什么最新式的军舰都买得到,困难其实是人员培养训练和编成控制。”

    “军舰因为军官才有精神,没有军官,则水兵将无所作为。水兵无所作为,则舰船也就成无用的废物。而海军军官所必须掌握的深奥学术的练成绝非容易之事,所以当前一大紧要事项就是尽快创办学校。”

    “训练一名陆军军官,半年的短训后,他们可以在军队和战场上成长,但是海军不同,海军是技术军队,没有四年的时间绝不可能训练出合格的海军军官。”

    正是因为肖炘韧的这个建议,当时尚主持着陈默然才会咬牙拿出600万,选来选去,最后选中在册子岛上以华兴航运公司的名义,办一所名为商船学校,实为海军学校的商船学校,原本的,陈默然想按黄埔的方式边建校边招生边学习,结果肖炘韧又出言反对。

    什么无论是在欧美或是日本,海军从来都是贵族军种,海军军官都是贵族,讲究的是“noble’soblige”,也就是贵族的义务。那意思就是国家就是你们的,平时好吃着好喝着,到时候就得豁出去为国效力。

    什么“要先成为绅士,然后才是军官”,等等之类的话语,在肖炘韧的反对下,商船学校,学校的宿舍楼建的非常之奢华,教学楼亦是同样奢华,绝非简陋的黄埔军校可以相比,甚至于最初拿的600万还不够,到年底时,又追加了500余万的投资,直到五月份,耗费了“一艘战列舰”的商船学校建成时,光复之战打响了,自然的商船学校刚一建成,就正式命名为“册子岛海军军官学校”,通过报纸发布招生广告,开始招生。

    “甲午战争前,面对北洋水师“定远”、“镇远”的威慑,在伊东佑亨大发没有军舰的感叹时,日本海军已经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来努力培养和组织海军人材了,而且这种努力的效果已经到了初见成效的时候而现在……”

    叶祖圭说出这番话时,脑海中不禁浮现了十六年前,“定远”、“镇远”、“济远”和“威远”等4艘军舰奉李鸿章之命在丁汝昌的率领下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时,日人为之惊恐的一幕。

    “我国创海军不晚于日本,然日人海军教育却远甚于我国,今日……从这海军军官学校,亦可见执政大办海军之心”

    萨镇冰点点头,一个月前,执政说执政府要送给海军一份大礼,当时他还以为是其它什么,谁曾想到竟然会是一所军校,一个规模远超过中国所有海军学堂总的大军校。

    在想着的时候,萨镇冰朝着不远处观台上站着的穿着英国海军军装的军官们看去,那56名年龄从50余岁至60余岁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均是执政以私人关系请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上将聘请的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教授,其中相当一部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费舍尔上将是皇家海军朴次茅斯司令部总司令,而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历任院长均是由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司令担任,也正因如此,费舍尔上将才能够为海军学校找56名最优秀的教授。

    不单请来的56名各科系教授,而且费舍尔上将还把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课程、材料,都搬到了册子岛,课本当然没时间翻译,也没有必要翻译,本来海军学校就把英语放在极高的位置上。老师是英国人,教科书是英语,用英语做作业,用英语回答问题。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