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臣子本份(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4章 臣子本份(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第2/3页)

是做臣子的本份”

    香帅的一句话,让陈衍、桑治平两人沉默不语,他们隐约猜出或许这龙袍是香帅用来示忠于执政,想着这两人忍不住心叫着香帅的糊涂,这么大的事竟然……香帅当真是被这新朝之宰相给……

    心叹着两人却是不再言语,只是在那若有所思的看着那纸上的龙袍。

    一个身着西装的官员,径直走到张之洞的身前,对正在看报的张之洞弯下腰说。

    “香帅,您还认得下官吗?”

    张之洞摘下老花眼镜,将来人认真地看了看说。

    “你不是徐卜五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似想起什么一般,张之洞才是笑了一下。

    “忘了你早在执政府任职了”

    “香帅好记性,下官正是徐世昌。”

    徐世昌谦卑地笑说道。

    “自从那日于下关码头见着香帅,下官就一直心想着来拜访香帅,这不今个假,所以才冒然来访,还请香帅莫怪。”

    “坐吧,坐吧”张之洞伸出手来指了指对面的沙发。

    “你这人礼数太多了,现在都光复了,你我皆为公民之仆,没什么下官不下官,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虽嘴上这么说着,可张之洞心里得颇为受用,这下官下官的多少总让他找回一些过去的感觉来。

    “香帅,下官以后一定注意”

    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徐世昌乐呵呵地说。

    “香帅,我从河北来南京的时候,曾买一些龙骨,这不前几日刚运过来,公余要好好揣摩揣摩,兴许能认出几十个古字来。”

    嘴上乐呵呵的说着,可心里头却是觉得好笑,这南京城里从来都是不熟悉新学的研究新学,熟悉新学又研究阳明学,可偏生这位咨政却是喜欢刻着殷商时期卜筮文字的龙骨学。

    “太好了,太好了。”张之洞笑道,“到时你可以先给我看看,莫急着公布于世,免遭方家讥笑。”

    “香帅愿意替我审核,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了。我随身带了几块龟壳板,有几个字,我自认猜得了七八分。请香帅看看,点拨点拨下官。”

    “在哪里,快拿给我看看”

    张之洞一副急迫的神态,仿佛一个贪玩的儿童,焦急地向大人索取一件新奇的玩具。

    徐世昌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块布包。打开布包,露出十来块沾着泥土的黑褐色龟板。张之洞急忙重新戴上老花眼镜,取过一块细细地审视着。

    辜鸿铭、陈衍等人也一人拿起一块,十分好奇地观看。这间书房顿时成了一个考古研究所。

    看着张之洞的专注神色,徐世昌为自己精心准备的这一招而庆幸。

    接到保定来的电报后,徐世昌就开始寻思着,要怎么样来讨得老头子的欢心,他想来想去,想到了殷墟里出土的龙骨,原本的这是袁世凯准备献给执政的,执政正在筹备一所博物馆,从龙骨谈起,岂不会引发这位雅好古董的老名士的极大兴趣吗?

    这一招果然灵。张之洞、辜鸿铭、陈衍和徐世昌四个人,面对着这十几块龟板,围绕着甲骨文这一新兴的学科,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不知不觉间,天色暗了下来,张之洞自然把徐世昌留在府上用晚餐。

    席间,张之洞也只是拣点清淡的尝尝而已,几从先从甲骨上谈着,谈着谈着又谈到的北方的的袁世凯。

    “卜五啊袁慰庭,什么时候进京?”

    放下筷子的张之洞轻是无意的问了一句,虽说他喜甲骨文,可也知道这徐世昌上门拜访,为的肯定是袁世凯的事情。

    “不瞒香帅,世昌自从履任新职后,与袁副委员长,所来已经是甚少”

    徐世昌恭敬地回答道。

    “不过,世昌听说,副委员会已经向执政拍了电报,请求暂时留于河北不动。”

    先前那句说的是官面上的话,后面这句却是徐世昌的来意。

    “慰庭不愿意进京?”

    “下官想,也不是不愿意。或许是因副委员长非两榜出身,腹中无笥,自觉才能有限吧。”

    这会徐世昌说起自己过去那翁主时倒是语中不带着客气,甚至于还是带嘲讽之味。

    “卜五啊你要劝劝慰庭呀”

    张之洞又下意识地捋起须,摆出惯常的架子来。

    “他还不到五十,前程远大。外官你已做了二十多年,历练也已够了,也应该到京里去做做朝官。再说,执政对他可谓是颇为依仗甚大,这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一职,可是参详外务、军机的极重要之职,中枢号令天下,做好了,对国家的贡献,要远胜一省督抚,更何况这新政初定,执政身边正需他这样干材啊。”

    虽说摆着架子,也知道这徐世昌那翻话不过是说来听听,但张之洞却知道对于执政来说,那手握三镇之兵的袁世凯,却是将来为乱天下之患,不单是他,就是云贵的李经羲、陕甘的升允、四川的锡良,无不是执政心头之患。

    相比于那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