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大帅府(每天万字更新!求月票!!) (第2/3页)
督署东花园的前后几个门都被卫兵把守着,不准任何闲杂人员进来。洋历五月底的武昌城已是暑气弥漫,但鹤舞轩四周树木繁茂,并不太热。
梁鼎芬、辜鸿铭、徐建寅、陈念扔、梁敦彦、陈衍等人面色凝重地聆听着张之洞的话语。
“湖督令:湖省不着客军之饷,这是谣言,诸位皆知,现湖北府库内存银不过两百余万两,十万大军集系湖北,每月仅饷银一项即高达近六十万两,再则械弹补充、伤员救治皆将由湖北一省担之,四川济饷未至,本月虽可发饷,但饷后府库将空,他日一但光复军犯,可有用兵之银,鄙人正面对着进退皆难的境地。各位先生有何良策,可以援我出困境。”
众人听着张之洞的话后皆面面相觑,脑子里则都在紧张地思索着良策。这良策也真不容易出来。
一向口无遮挡的辜鸿铭首先开了腔。
“大人,这府库里的银子,我觉得还是应该先发出去,甚至应该赶在月底前发出去,不仅要发实饷,还应再发恩饷以收军队。依我看,陈瘸子今日祭洪武陵,誓师不日北伐,实则以今日逆军之力,却是外强中干,绝无北伐西犯之力,我辜某人赞成发饷以安军心,免不知真正之军卒为逆军所用。”
总督明白表示不能发饷,这位辜汤生偏要唱反调,他意欲何为?众幕友都瞪大眼睛,惊诧地看着他。张之洞的眼神也是带着些疑惑。
“大人,不发饷,只恐谣言成真,介时诸省客军从逆,只恐局势瞬间即崩。今日尽府库已安军心,他日各省济饷一至,即可解湖省之困还请大人明鉴”
这番话引来轩内一片惊色,而辜鸿铭很得意。他平日说话,有一半的目的是想唤取听者的惊叹诧异;如果听者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他就会感到失望,觉得很没趣。
稍沉思一会后,梁鼎芬却是开口说道。
“汤生所言诧异,香帅的的忧的是,若是湖北府库一清,他日诸省又无解饷至,到时即以香帅之能,恐亦难挽军心。”
语微沉梁鼎芬又补充一句。
“今日报言,各地皆现不稳之风,四川、陕西自无例外,若各省皆乱,又岂有济饷之举只怕那时却还是要靠自己。”
梁敦彦锼眉思考一会。
“节庵的担心倒也是在理,只是不发饷的话,谣言必为军佐所信,届时军心一乱,其必从逆”
众幕的各执已见,只让张之洞眉间的愁意更浓,发饷不是,不发饷亦不是。
在众人说话时,陈衍一直没有开腔,张之洞望着他说。
“石遗先生,说说你的看法。”
看了眼大人,陈衍摸了摸下巴上的几根稀疏的胡须,慢慢悠悠地说着福建腔的官话。
“香帅,发饷亦然、扣饷亦然,皆是他日之乱,众人只言发饷他日乱,扣饷今日乱,却未知实则天下早已大乱军乱又岂可免之”
一句说等没说的话,却是敲在众人的心头,只让众人索眉微思。
“实则天下早已大乱军乱又岂可免之”
陈衍的这两句话引起了在座所有幕友的高度注意,他们都在心里说: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天下已乱,即是发饷不过只是缓一时罢了。
“香帅,我等皆道“逆贼谣言之利,远甚军火”,可却未曾细想,何以让逆贼谣言为民所信”
张之洞望着这位瘦瘦精精的矮个子福建人,他知道陈衍一开口,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就绝不会停下去。
“官府之信仰赖士绅之信,可如今各地商绅贤达已大多对朝廷由失望,进而化之绝望了,更何况陈默然晓以民族大义时,又许以他日与贤达共商国事,其初定江宁,即邀各省商绅、贤达于江宁商政,虽为商政,却使各省商绅见得他时咨议之机,这等举措买心,岂是朝廷所能及,更何况……”
陈衍似是无奈的苦笑一下。
“我等虽为命官,但朝宫却以满汉之防,防牵我等,此事早已为心照之秘”
就待张之洞想开品斥责陈衍时,
“大人,汉口紧急电报。”
这会赵茂昌急急忙忙地闯了进来,递上一封刚收到的特急电报。张之洞忙拆开看,鹤舞轩里的所有幕友也都紧张地望着总督那张瘦削而严峻的长马脸。
电报突的从张之洞手中滑落下来,双眼变得空洞,只是呆呆的看着鹤舞轩外。
从地上拾起那份电报,陈衍的脸色一变。
“水师提督萨、叶二人,发出信号灯“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舰艇好自为之。””
虽只是简单一语,陈衍却是从其中读出了一些意思来,无论是叶祖珪或是萨镇冰不想做清廷的罪人,又不愿当那为后人唾骂的历史罪人,于是两人便选择了一条中间的道路,选择离开水师,水师原本就消极厌战,心倾光复。
此时两位水师提督却是以离舰出走向部下暗示对起义的默许,从而解除了各舰官兵的顾虑,水师从逆只是时间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