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水淹三军 (第2/3页)
火场开始攻城时,将会有一只部队白水河的上游筑坝,开始蓄水,同时会在下游靠近引水渠的位置也会建一条简易的水坝。当蓄水到一定程度时,再突然放水后,迅猛的河水全部顺着引水渠里,直接冲击济城城下的食人兽,直接来个水漫金山,水淹三军。”
这才是三道防线直正的详情。先利用山地的地理形势挡住食人兽,拖延时间,并希望借此分流一部分食人兽。然后再利用第二条防线的开阔地形,风势迅猛,用火攻来实现大量杀伤的目的。最后依托济城,先是引水护城,再人工造出的洪水直接冲击食人兽。这已是将济城周围的地理形势全部用足,可以解决弹药不足的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
“对这个计划我原则上认同。但有一些问题,需要请杨少尉给予解道。”向原仁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详细查看了一番后说道,“单从地图上看,这条沟渠的长度大概有五十到六十公里,要挖一条能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的沟渠,至少要一条深四米宽五米以上的水沟,需要挖的土方量超过一百万立方米,短短二三十天的时间里,没有大型挖掘机器,光凭人力怕是无法完成。”
“对于挖渠的工程量,我们已经和工兵营的专业人士商量过。按常规的工作安排,确实无法在预定时间完成,但我们可以发动济城所有的民众,可以五万左右的人手,分批分时进行,二十四小时不停顿挖掘,虽然艰苦了一些,但还有有把握在计划时间里完成。”杨子对此早有准备,在看了一眼准备的资料后解释道,“另外我们也已经粗步勘察过那一带的地质情况,基本是冲击平原形成的土层,不会遇到坚硬的岩山影响挖掘进度。”
“五万人手?那来的五万人手?济城加上周围那些基地,所有的普通民众加在一起,也只有四万左右,难道你要战斗的士兵也计算在里面?难道你想要让士兵们疲劳不堪的去战斗。”李明觉自然无法接受形势完全一面倒的局面,对杨子提出的人数进行反驳。
“看来李上校是有些不该考虑的问题考虑得太多,所以记性有些不太好。把济城外面三角窝棚区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