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四零九章 靠窑(八) (第2/3页)
就接着说道:“咱们是来靠窑的,也就是借人家地盘,混口吃喝,吃喝打那来呢?当然可以拿枪械子弹换,也可以参与一些砸窑的行动,你可以理解为打工赚钱。至于以后是打长工呢,还是自己开店干买卖,就看缘分和实力了!”
“哦,明白了,就是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盛隆对这到是明白。
“那你是决定卖枪呢,还是决定打工呢!”刑太章觉得,这个事情得搞清楚。
“最好是砸窑,枪械得送出去一些当礼物,而且佟三爷是江湖前辈,与这身体的叔叔是一个辈份的,咱当小辈的,总不能空手山!”张虎臣决定送十条三八式,这东西也只有绺子里的人敢接了,而且,子弹容易补充,随便跟小鬼子干一仗,就能搞到。
“你就不怕赔本?”刑太章奇怪的问,他是不知道,张虎臣的信心从哪来:“虽然不知道这枪械的价钱,但是,如今地面,就数军火最值钱了,这可是能生蛋的母鸡。”
刑太章说的一点都不错,东北这地界,地广人稀,在大清末年的时候,北方大地共有人口一千八百万,有三分之一都是手里有家伙的强人,枪械这东西,绝对不愁买卖,只是路子的问题。
从甲午战争过后。清军溃兵散入东北大地。这是绺子们的第一波成长cháo流;大清慈禧太后向全国动员,号召反抗入侵,被迫逃亡以后,遍地兴起的义和团先给利用后给出卖,也逃入东北;第三波则是rì俄战争后,东北到处都有雇佣军,这些人后来还保留武装的,大都成了绺子。甚至在后来,小鬼子入侵东北,义勇军的残部。伤员,也有建窑立柜的;最后一批,则是鬼子投降之后,那些伪军。jǐng察,亲rì势力之类的......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当地的武装势力,从来都没有减少过,只会越来越多。与之相对的,则是武器需求也越来越大。
张虎臣既然将事情筹划完毕,自然也到了讲开的时候。
计划说起来简单,就是要借鸡生蛋,借了佟家的势力和情报网络,搞些银钱出来。好去收买剧情人物,也可以做些其他的勾当,一切都以发展势力为要。
小手段和小心思算奇门,算不得正道,要有实力,有势力,才能以堂皇之阵,赫赫威严碾压。
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发展自己的势力,现在。已经搭起了架子,就差些启动资金了。
现在身边的这些人,都是监牢里面出来的,俘虏过后忽悠来的,长久不得。只要有利益捆绑,见到实在的好处。人家才能跟你走下去。
就连佟家也是一样,没有那么多买卖撑着,哪有那么多卖命的人在。
天大的道理,也抗不住饿肚子!
“这你放心,咱从来不干亏本的事情。”张虎臣知道,冬天佟家人伐木,就是一个好大的进项,这也说明了张虎臣的忧虑是必要的。
刑太章以前没注意过这些事情,如今听了张虎臣的分析,也明白了这里面的道道。
“你这脑子真是不知道怎么长的,如果在现代社会里,肯定也是个妨害社会安定的分子,到时候,也是给抓进去吃牢饭的主。”
“滚蛋,爷是个买鸡蛋的,不知道多听摆弄,街道大妈都能收拾咱。”张虎臣瞪了眼睛,坚决不承认。
盛隆在一边听着,心里对张虎臣计划,琢磨了些时间,不得不承认,对这些门道里的东西,他是不大懂。
刑太章说得对,自己与他多亏是投了这小子的门下,抱住了大腿,否则,哪会如此轻松,就打退了几次攻击,只说那个隐身的挑战者,就是大害,如果不是给张虎臣分去了压力,只要自己与刑太章两人,估计要悬!
张虎臣见到这两人没提出什么建设xìng的意见,就知道这两位对这里面的门道,根本就不清楚,所以也就不再咨询他们的意见,只让他们听命令就是了。
非要趁这大雪的时候来,张虎臣也有另外的考虑。
现在不单是伐木的好时候,也是砸窑的好时候。
老话讲,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如此大风大雪,正是出山干买卖的好时候,大雪不单降低敌人的戒备,对敌人的支援,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