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第四零八章 靠窑(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卷四 第四零八章 靠窑(七) (第2/3页)



    老辈人都讲究,井水不犯河水。

    小鬼子可不懂这些规矩,他们一向都是得寸进尺。

    滨城周围地面太平了,宪兵队那边派了个少佐过来收粮食,佟家是大户,粮食自然是满仓满谷,小鬼子见了之后,毫不客气,庄院里面所有的粮食,连孩子吃的细面都没留下,全都收走了。

    三爷在山知道了消息,当天晚就下山,知道了来龙去脉,单枪匹马进了滨城,就在宪兵队大门口,双枪灭了十六个鬼子兵,一袋子手榴弹一个不剩,全丢在宪兵队大院里,炸了不少汽车和摩托,一个人堵了宪兵队的院子,这是多威风的事情。

    后来虽然不敌大队人马,无奈撤退,但是好汉们知道的,谁不立大拇指。

    当年义勇军里那么多好汉,那么多威风,三爷不去,他是明白人,知道跟小鬼子硬碰硬是不成了,宁可花钱买个安心,自己守着山寨过rì子。

    chūn秋两次演习,那是真刀真枪的在鬼子的铁道扒钱的红手,出手不落空。

    多少年了,小鬼子几次搜山,都没能奈何得了佟三爷,也只有这样的好汉,才配跟何老歪结生死兄弟。

    屯子里面有人家两百多户,是个大屯子,冬季里看去,满屯的房屋,都口了雪白的帽子,只是很奇怪,只有很少人家的烟囱熏起了烟,人都哪里去了?

    在屯子靠近大江附近的坡地,有个残破的宅院。那就是佟家老宅,当初三爷在滨城里的威风,就引来了鬼子报复,没过多久就给小鬼子烧了。

    如今的佟家人。都分散在大山里的小谷地里,不过是换了身份,买卖照开,钱照赚,只是小鬼子照看侨民的生意,对本地人则是努力的打压,如果不是想着买卖货物方便,佟家老爷也不爱干这样的事儿了。

    鬼子兵护着侨民。佟三爷就专门绑小鬼子的票,开价不高,大多数都是花钱赎买回去,买卖的亏空。就拿这部分来补,大家斗来斗去,也不新鲜。

    当爬犁进到屯子里,张虎臣直接走向了东头的小土房。

    记忆里,次过来。就是跟着走到这边拜门递话。

    院子不大,只在东厢处停了个爬犁,牲口棚里栓了头小毛驴。

    松木条破开做的大门,仿佛栅栏。院里的雪在墙外边堆了一层,地还有才清理的痕迹。家里应该是有人在。

    别看这房子矮,其实墙里是两层青砖。外边还包了砖坯,最外边才抹的黄泥,冬暖夏凉,最是舒服。

    窗户,厚纱蒙的窗户,两层薄纸挡风阻雪。

    房檐下边,有挂在墙的红辣椒,仓房处还能看到几棒黄橙橙的苞米。

    院子里的土狗缩在窝里,见有人靠近,也不出窝,只是探出脑袋,在风雪里扯了脖子吼了几嗓子,很快,听见狗叫以后,房子里面就走出来一个戴了狗皮帽子的瘸腿汉子。

    汉子身披着棉袄,内里是一件羊皮坎肩,眼睛里面白多黑少,还有些驼背,脚下踩了一双手工缝制的棉鞋,粗大的棉线,在脚面绷了几层。

    张虎臣以前来的时候,负责通风的就是这人,他叫柳瘸子,一直管着绺子传消息,递信的事情,平时也负责打探消息,采买物资的杂务,据说是佟家的家生奴才,一直深得信赖,其实,就是个军需副官的身份。

    “柳叔好,我是七道岭何家人,来给佟叔送点东西!”张虎臣知道,这个时候来拜山,犯忌讳,所以,就趁了还在下雪的时候赶到。

    每一个绺子,只要是成点气候的,都将老巢隐藏在莽莽群山,冬天来拜门,容易顺着脚印找到巢穴,所以,就是怀了好心来,一般也不接待,除非是自家人。

    平时到绺子老巢里,也需要蒙了眼睛,这是保证安全的规矩,无论哪一路,都是这道理。

    “风大雪急封歧路,chūn暖花开迎客来。后生请回!”柳瘸子自然是不敢随便做主。再说了,当初张虎臣来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没长开的孩子,几年不见,变化太大,他也不敢认,只是这人敢叫他的名字,应该是有些关系,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