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收朱瑾 (第2/3页)
也来不及细看,让冯道送去兵部那边按照惯例该怎么派人去确认就该怎么派人去确认,该怎么封赏就怎么封赏。
皆因前些天,刚刚被被任命为御史台御史大夫还没有半个月的聂夷便在早晨上表,参任安东藩镇汉州刺史、汉州团练使、安东行军司马吴延珪。别看这个御史大夫不过是正三品,一府长官府尹都比他高上一个品阶,但权利着实不少。
不过聂夷捅出来的可不是一般大的篓子,因为安东都护府的治所迁移到了汉州所在的平壤,所以汉州刺史权利不少,挂上安东行军司马的官职。因为李存焕有意仿照后世常委会的关系,节度副使、观察使、观察副使、行军司马、长史、监察御史等对节度使有颇大的制约,不至于一家太过独大,虽然节度使的权利依旧不少,但已经不是到了那种想造反就造反的程度。
所以别看高行珪是一个普通的刺史,但官职权利着实不少,在安东重大决策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另外还挂着团练使的职务。掌握有一定的兵权,虽然说现在安东的主力依旧是军队的士兵,但依旧是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更加重要的是,高行珪有一个好老爹,和一个好弟弟。高行珪的父亲是熊津都督府大都督高思继。而弟弟则是军队的新星,现任振武藩镇行军司马、振武军前锋骑军都指挥使、振武游奕使的高行周,深得周德威的宠信。
而高行珪犯下的罪行也谈不上多大,当然也小不到那里去,首先是疏忽政务,这个起码可以让高行珪评价上得一个下。还私自设立税关,将经过平壤的布帛丝绸多加缴税,饱私囊。根据聂夷所言,已经饱私囊四千贯。而汉州一年所获得的税收也不过是五千贯。而高行珪才为官两年而已。
不过当时担任司功参军的范延策却看不过眼,便劝说高行珪。高行珪自然是不理会了,范延策就在一次州县的主要官吏的时候,当面和高行珪争辩,将高行珪说得哑口无言。迫使高行珪有所收敛,但高行珪自然是不甘心被人断了财路。刚好有一只戎军兵变闹事,高行珪就将责任推在范延策身上,声称范延策暗策反。
不想却被当时在安东巡视的聂夷知道了,过来一查,结果便真相大白,聂夷自然就是勃然大怒了,当即要求拘禁高行珪。高思继爱子心切,便让高行珪逃到熊津,反正汉州和熊津接壤,双方距离非常的近。
聂夷自然是气愤填膺了,带人回来直接在早朝上上表,摆明让李存焕秉公办理,一定要捉拿高行珪。而刚刚被李存焕调过来担任组建神策军节度使的高思继,此时正跪求李存焕放过高行珪。
李存焕苦思良久,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对祝霁龙吩咐道:“高行珪发配到单于都护府为一边卒,什么时候他成为一军厢指挥使便让他回来吧范延策不畏强权,升为卢龙录事参军。”
“诺”祝霁龙应道。
走出去,只见人高马大的高行周跪在书房外,祝霁龙走到高思继身边,低声说道:“节帅,殿下有令。高行珪发配单于都护府,为边卒,什么时候成为一军厢指挥使便回来。请节帅回去吧”
高思继闻言,脸露无奈,沉默了半响,这才站起说道:“末将这便回去,请祝将军转告,请殿下放心,末将会派人将这孽子送到单于都护府”声音有些复杂,自己儿子的性命好歹保住了,不过也好不到哪里去,振武那地方虽然有高行周照顾,但想回来就得拼杀,立战功。这事情上高行周也帮不了多少忙,皆因冒领战功是非常大的罪,请则革除官职,重则五马分尸,全家流放边疆。
祝霁龙闻言,犹豫了下,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
高行珪是继锦衣卫都指挥使陈长火之后落最高的官员,对于贪李存焕一向都打压,不过他也鼓励手下官员多置业多经商,毕竟事情都不能够一味打压。官*商*勾*结固然可恨,但也比之贪污不劳而获要好。
不过到了八月,却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朱瑾上表,请求入朝。朱瑾这些年势力一直被限制在密州一带,一直依附着李存焕半独立的存在着。手下有两万兵马,不过南有杨行密,北、西有李存焕,东面是大海。朱瑾一直就犹豫着投降谁好了。不过朱瑾是一员不错的战将,李存焕和杨行密都有所拉拢。
按道理说朱瑾一直依附着李存焕投降李存焕也没有什么,但问题却不是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杨行密的原因,还有环境的原因。不过李存焕派去的说客,明显没有让李存焕失望……
七月的密州显得比北方更加炎热,让郭崇韬不太适应的是密州的热的湿热,不同于在往日在河北的燥热,让郭崇韬颇为不舒服。
不过让郭崇韬更加不舒服的是朱瑾的反复,想到这里,郭崇韬不由抬起头,看向远处的阁楼。虽然朱瑾竭力遮挡,但锦衣卫可不是可以小瞧的,李存焕每年往锦衣卫投入的金钱都足够养一支五万人的精兵了。这还是在锦衣卫有不少走私商队的缘故,否则李存焕还得贴更多钱下去,但这么多钱也是物超所值。
通过在密州的锦衣卫,郭崇韬知道三天千杨行密派人来了,来人都打探清楚了,乃是杨行密麾下三谋士之一的戴友规,号称谋杰,号称数言决策,直探本源。
…………
此时戴友规在朱瑾面前款款而谈,脸上带着诚恳的神色,让人不由自主感到几分信服。不过朱瑾也不是一般人,并没有收到戴友规多大的影响,沉吟半响,直接开口说道:“秦王殿下待某家不薄,某家无缘无故的率州投降,恐怕……”
戴友规笑了笑,对于朱瑾的话并不如何相信,李存焕对朱瑾有恩不假,朱瑾对李存焕有感情也不假。但朱瑾不是那种为了义气可以不顾一切的人,说到底,立足在这个天下才是最主要的事情。不过戴友规也不揭穿朱瑾的把戏。
戴友规笑道:“秦王殿下的确是天下少有的英豪,吴王也经常称生子当如李存焕不过秦王起家于北地,手下骑将无数。使君武能够比李存孝?”
朱瑾坦然的说道:“不能”李存孝那是什么人?简直就是人形洪荒巨兽,自己最多也就是他七八回合的对手,如何能够和他媲美。
戴友规又笑道:“秦王麾下骑将有周德威、高思继,使君认为可比否?”
“不如”朱瑾脸色有些难看了。
戴友规又问道:“那么便比守城攻略,使君可比现任平卢节度副使孙鹤否?”
“不能”朱瑾摇摇头道,孙鹤凭借几千人硬是让朱温五万大军耗费近半年都攻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