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6章 王师范心中的纠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6章 王师范心中的纠结 (第2/3页)

对,虚不受补。

    (这是一个谚语,烂草鞋不受补,意思是草鞋一旦烂了没有办法补,也泛指身体虚弱的人不经补。)

    被李克宁这一惊一乍,结果倒是兴奋过度,高兴了没有两天,结果就因为消耗了生命力,躺在床上靠李克宁那根八百年的长白山人参吊命。结果还是没有再次从阎罗王那里拉了乾宁帝回来,李克用哭啊他是真心真意的哭啊心里面苦的仿佛吃了黄连一般

    每个皇帝的继任者,靠什么继承皇位的?自然是靠名分,还有父亲遗留下来的威望。乾宁帝这个没有什么威望的皇帝死了,大唐的影响力就进一步削弱,本来从唐昭宗哪里得到的大义就更加薄弱了。如果说李克用以前和朱温一样,还算是挟半个天子以令诸侯,那么他现在是挟十分之一个天子以令诸侯都没有。

    天下一片混乱,李克用最后拥立了乾宁帝的弟弟宋王李祺为皇帝,改年号为天佑,意思就是希望上天保佑。

    同时在太原修建皇陵,准备埋葬乾宁帝这个在位三年,却没有碰到一点权力的可怜蛋,谥号悼,意思是未到中年便夭折,也有一腔抱负却没有施展出来的遗憾之意。

    本来朱温也想凑热闹的,自己也重新拥立一个皇帝。不过朱温考虑再三,感觉自己现在实力太弱了,加上康宁帝一行皇室都在祭奠的时候被郭崇韬一锅端了,朱温如果立皇帝,只能够从远到不知道多少代那里找个人继位。这绝对会成为公敌,最重要的是敬翔劝住了朱温这个百害而无一利的想法。

    敬翔原话便是如此,“千岁,昔**之所以能够拥立康宁帝,便是因为康宁帝本为昭宗皇帝长兄,而昭宗皇帝儿子年幼,这才得以服众。现在康宁帝已死,按道理而言应该拥立其子,此为最好的办法。但现在康宁帝之皇子在那里?都在李存焕手中。你如果拥立其他偏远宗室,有违民心,于千岁处境有害无益。”

    朱温虽然心有不甘,但他最后还是采纳了敬翔的意见,事实上证明敬翔的做法是没有错的。大概感觉到朱温对于大唐皇室还是忠心耿耿,一向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的赵匡凝派人和朱温结盟。虽然一改以为从属关系,但好歹也让朱温的侧翼安全了。

    得以让朱温全心全意的猛攻李罕之,一直将李罕之赶出郑州,打到了汜水关。到了这里,李罕之也咬牙扛住了朱温的猛攻,战事暂时陷入胶状。

    不过这个时候天下却有爆发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

    天气已经进入寒冬,李存焕并没有回到幽州,而是选择了在平卢镇淄州(现山东青州市)落脚。李存焕如此做,是因为李存焕有心让王师范移镇。说白一点就是李存焕不甘心王师范还保留半独立的权力,他要完全掌控平卢藩镇。

    对于李存焕这个目的,王师范也略知一二,李存焕还派过人来加封王师范的官职,嘉奖王师范在这次河北大战中作出的贡献。不过实际上却是探王师范的口风,不过王师范到现在还在犹豫中。

    想了想,王师范他决定还是找周衍宠周道士来谈谈,不想往日总是请了两三次才姗姗来迟的周衍宠周道士,这回却派人请了一次便来了。

    进了厅堂,不等王师范开口,周衍宠已经一摆拂尘,端坐在木椅上,道:“无量天尊大人请贫道的来意,贫道已经知道了”

    “莫非先生能够未卜先知?”王师范略带惊喜的问道。

    “非也”周衍宠摇摇头,“未卜先知这种事情如何存在,所谓卜卦,不过是通过一些消息和观察,再加上一些经验揣测出来罢了贫道知道大人的请求,是因为贫道知道秦王殿下临幸淄州。淄州距离青州多远?不过百里路程,骑军快马而来,不过是两三个时辰的路程。秦王欲图收卢之意,稍微一琢磨,便可以得知秦王殿下的意图。”

    王师范苦笑道:“先生乃神人,自然稍加琢磨便知道了,我也不过是通过使者的话,加上一些揣测这才知道。那不知道按照先生的意思是应该如何是好?”

    周衍宠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贫道我就直言了,如果大人舍不得眼下权势,便选择一处美景,邀请秦王赏雪。秦王一定会答应,悠然而至。大人只需要埋伏刀斧手数百人,亲自冒险而至,加上周密计策,贫道有七成把握让秦王血溅七步。”

    王师范沉吟不语,平波无澜的脸庞上看不出王师范正在想什么。

    周衍宠沉吟片刻,接着说道:“如果大人舍得眼下的权势,大人一定可以保住富贵,甚至可以获得其他重用。毕竟大人这些年治理平卢的成绩,众所皆知。秦王是欲图天下大事的人,他也许会忌惮大人在卢龙威望,而不让大人管军,但他可能会让大人下马管理民治。”

    “没有性命之危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