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元行钦救主 (第2/3页)
冲锋。虽然他们依旧付出了更多的伤亡,足足六十骑,这才击退卢龙军的进攻。但李存焕知道,这不过是因为他精选精锐兵马的缘故罢了。也许有人会认为,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压垮义武。不过这仅仅是理论上的罢了战争中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士气没有了,纵使有再多的兵马也没有用。
李存焕咬牙道:“铁鹰都士兵准备,一会随同本王亲自冲垮敌人”
“是”朴乐射与一众铁鹰都士兵高声应道。
录事参军朴景辉闻言大惊,听到这话他已经明白李存焕的意思了,不由拉住李存焕的手臂道:“秦王殿下,一军之帅不应该置于险地中这相当于置万军于危难中请秦王殿下让臣代替秦王殿下出战”
“莫多言,准备出战”李存焕怒斥道,其实现在李存焕虽然愤怒,但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但他做出这个选择也是挺无奈的。
义武骑兵位于长弓兵一百丈外,这刚好是长弓兵的射程之外。而义武骑兵和河畔的距离只有七十丈,这对于全力发起冲锋的骑兵而言,不过是半分钟不到的时间。长弓兵不过是能够发出一次齐射。加上长弓兵在浮桥上,一个波浪带起的细微起伏,就可以让射出的箭矢误差扩大了不知道多少米,这也是导致长弓兵威力无法发挥的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忠孝军发起的进攻,忠孝军如果尽全力发起冲锋,可以在敌人杀到自己面前,踏上对岸超过一百人,但这有什么用呢?对付骑兵是讲究严密的战阵,如果布阵,这又浪费了时间,往往只能够在对岸布下两列纵深,而背后则是踏在浮桥上的长矛兵。
在不稳固的浮桥上,你奋力一刺,会因为浮桥的一下起伏而偏离了目标,也会让你容易摔倒,这也是为什么赤壁之战,曹操占据优势兵力都被孙刘拖住数年的时间。水军和陆军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世界,根本适应不了水面起伏的忠孝军,十成战斗力能够发挥出三成,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所以李存焕决定骑兵对骑兵,虽然因为骑兵体型比步兵大,过浮桥明显数量不如步兵多,数量上的劣势更加明显。但李存焕相信有他亲自发起冲锋,一定可以击溃张公庆的骑兵。张公庆骑兵一败,渡过湪水将不是什么难题。
“殿下,蒋英杰的士兵已经全退回来了。”朴乐射在一边冷静的禀报道。
“好”李存焕惜字如金,转过身来,看着铁鹰都士兵那一张张或年轻,或充满沧桑,但无一都是自己熟悉的脸孔。
“本王与你们同在”李存焕低沉的声音响起,年轻的声音中充满豪迈。
“我们将为殿下而死感到光荣”铁鹰都的士兵,无论是年轻的,还是老迈的,声音中都充满了漏*点,他们每一个看向李存焕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狂热。
“冲锋”李存焕一声令下,自己亲自带领铁鹰都发起冲锋。火红的战袍,胯下烈火般的怒火狮子,李存焕整个人看上去,仿佛不可力敌的战神下凡。
铁鹰都的旗牌官高高举起象征李存焕的大旗,一面一只黑虎为背景,以朱红色的大字上书“秦王李”的大旗高高飘扬。
在这一瞬间,所有卢龙军都沸腾起来了,他们激动的看着这一杆旗帜,他们激动的咆哮,他们不能自禁的敲动一切可以敲动的。
“李存焕”张公庆眼睛不由自主眯起来,从眼缝中透着冰冷而锐利的目光。
“将军,是……是李存焕啊要不要全军压上去?”之前对李存焕充满不屑的副将声音不由自主颤抖起来,充满了畏惧的气息。
“冲”张公庆并没有理会前据后恭的副将,仅仅是将手中马槊一指,低吼一声。
“义武军万胜”已经取得了两次胜利的义武军,虽然面对李存焕未免底气不足,但依旧被张公庆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激起心中的战意。皆因张公庆已经带领他们获得了两次的胜利。他们渴望张公庆带领他们获得更大的胜利,比如击败河北唯一敢和李克用叫板的那个人——卢龙节度使李存焕
慢慢,两只军队开始接触了,仿佛两枚锋利的箭矢箭镞尖对箭镞尖般的撞在一起,溅起激烈灿烂的火花。
“杀”李存焕充满霸气的咆哮,侧身躲过一支骑枪的突刺,手中锋利的唐刀毫不犹豫的顺着两马交错的时机,从对方的肋下掠过,几乎将那名义武骑兵腰斩,不过即使如此,那名义武骑兵也命不久矣。
“杀李存焕者,封万户侯”张公庆的声音响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来亡命的义武骑兵更加亡命,他们不再在乎刺向自己的武器了,只是亡命的将自己的武器招呼在敌人身上,死死的拖住铁鹰都骑兵的进攻。
同时两翼的义武骑兵也凭借局部兵力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