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定计攻渤海 (第2/3页)
不知道多少十万匹了。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李存焕见二人并没有答话,自顾自的开口说道:“这代表渤海国民生安定,国家长期没有遭受战乱,百姓耕作之余还有能力织布,大量的生产布帛。而且现在因为战乱,蚕丝价格之路飙升,一匹丝绸需要八贯钱而一石米不过是五百钱一把障刀不过是二贯钱差距多远啊我需要渤海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气用事,在是我们卢龙需要食物和布帛”
张承业比杨师厚更加清楚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他点下头开口说道:“开元、天宝年间一匹绢可易米十四斗有余。而现在天下大乱,那家那户有心织布呢织布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完成的,一户人家织布,快则一个月,慢则二三个月也有之。如果在经常处于战乱的地区,谁还有心思织布啊?也许布还没有织好,就被乱兵抢了,所以没有多少人敢去冒险。不过这还比较好,类似丝绸这些,更加困难。一棵桑树需要两三个月才可以采摘,最好自然是长大的,这更是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种桑树是一种长期投入。导致现在一匹丝绸在北方居然达到八贯钱如果得到了渤海,卢龙的财政也好,粮食供应也罢,恐怕会好上不少”
“自古有云,衣食住行,这是百姓四大基本条件,现在布帛价格昂贵,即使以卢龙的繁荣,依旧有不少百姓衣衫褴褛。食物方面更加不要说了,军粮都供应不上,百姓那里就更加不用说了,住和行还好一点。但最重要的衣、食两个也解决不了,这又有什么用处呢?”李存焕劝说道。
杨师厚苦笑道:“大将军,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我们的士兵不弱于渤海,但他们那里来粮食啊?而且军中厌战情绪高涨。从乾宁元年开始,到现在三年时间了,卢龙的士兵参加了多少次作战呢?远征都两次了西讨关中、南征朱温。纵使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住啊”
李存焕点点头,开口说道:“我就准备和你们谈谈这事情让五成的士兵休假一个月到六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