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他应该是英国导演! (第3/3页)
想那么多,就算有人会羡慕嫉妒恨,到现在也已经羡慕嫉妒恨够了,顶多就是觉得同时将两个和自己有关系的nv人带在身边,还能让她们如此和睦相处而不吵架,真是男人的典范,让人佩服。
不过,既然说的是没几个人,那么就是说还是有人觉察到了,一共两个,需要在两个剧组之间来回跑的那两个。
丹尼斯就不用说了,阿德里安身边有多少nv人是知道的,而且以他那种格,没玩过三人行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杰弗里?拉什则完全是观察出来的,作为一个已经演了十多年戏的演员,这点观察能力还是有的。
当然,他没有对任何人说,同样的,作为一个已经演了十多年戏的演员,很清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何况阿德里安不单单只是个名闻遐迩的导演。不过ī下里他也没少感叹,能如此左拢右抱,这位奇迹导演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如果这样低调的拍摄能一直持续下去就好了,但美好的梦想始终只是美好的梦想。随着伊丽莎白二世从行宫回来并许诺将为戴安娜举行个盛大的葬礼,白金汉宫也打破例外为她降了半旗,原来集中在这上面的目光唰的一下就散了去,再然后,奇迹导演赴英拍摄新电影,nv主角之一正是在《泰坦尼克号》中出演lù丝的格温妮丝?帕特洛的消息很快就出现在了报纸的娱乐版上面。
这顿时又吸引了大批因为戴妃遇难事件已经感到疲累的视线,毕竟《泰坦尼克号》至今仍雄霸着暑假档期,3亿投资、男nv主角以及主题曲都被无数人津津乐道,《我心永恒》更是借着电影的光芒在各个音乐榜单中高居前位。现在,那个大手笔投资了《泰坦尼克号》而且眼光奇准,又能制作各种各样叫好叫座的电影的奇迹导演,带着《泰坦尼克号》的nv主角到英国拍摄新电影,怎么可能不让人感到兴奋和充满兴趣?
很快,各种各样消息也如雨后ūn笋般的冒了出来,比如另一位nv主角是奇迹nv郎之一的凯特?布兰切特,新电影讲述的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故事,更有人煞有介事的宣称故事讲述的是,大文豪莎士比亚在红颜知己以及赏识自己的伊丽莎白nv王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真是无稽之谈,可偏偏有人还真信了,发表这篇文章的《太阳报》就在不久后收到读者的抗议信,对方认为这根本就是胡闹,伊丽莎白一世赏识莎士比亚没错,但莎士比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和童贞nv王有什么关系,一个美国人居然想要拍这样的故事,实在太荒谬了
“他显然没有看过阿德里安执导的《霍华德庄园》,否则不会认为他制作不出英式风格电影,”《太阳报》的某个专栏作者煞有介事的评论着这封来信,“当然,至于故事是不是就是这个并不能肯定,毕竟我们没有得到导演先生的认可,事实上我们甚至连他的面都没见上一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阿德里安?科威尔应该是英国导演。”
哈,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题,但是英国人偏偏可以用一本正经的态度进行讨论,他们翻出了阿德里安从未见过面的出生于英国的外祖母,并从《两杆大烟枪》到《霍华德庄园》再到《艾玛》进行分析,嗯,《勇敢的心》直接被忽略了,得出了两点:首先,阿德里安是英国人;其次,他导演了很多出è的英式风格的电影。
综所上述,他是位出è的英国导演
得出这个结论只能说明一件事,英国人的脸皮真是有够厚的,偏偏还有部分人不知道出于起哄还是自尊心作祟,纷纷支持这个结论,真是让人目瞪口呆。这不奇怪,这种事情不是bāng子的专利,不过英国人多少还讲究切实的证据,他们的脸皮还没厚到天顶星人那里去。
《太阳报》刊登了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引来了美国人的反击,他们毫不客气的嘲笑英国缺少大师级导演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但问题在于美国虽然没有承认双重国籍但同时也没有否认,所以如果要说阿德里安是英国人的话,勉强也沾得上边,而英国人自然就把这个当成了最好的盾牌,任你们怎么嘲笑,从字面意思来说这句话是没有错的。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的枪舌战着,引起了好一番的争吵,着实娱乐了下普通人。不过这些争吵都是局限在小报们当中,知名的大报没有把这个当成事情,他们只是不断的向阿德里安申请,希望做个访问之类的,可惜每次都被拒绝了。
“因为阿德里安的工作有很多,需要完全投入其中,所以目前暂不接受访问。”被选出来当发言人的某位剧组的负责人在肚子里苦笑着如此表示,阿德里安身边不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但他不想让查理兹来担任这个角所以只好另选其他人了。
媒体们当然不会甘心,但阿德里安没有给他们丝毫的机会,直到在戴安娜的葬礼上面,才让媒体拍到了数张万全的正面照片。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