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神奇的功夫(请推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章 神奇的功夫(请推荐) (第2/3页)

是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

    “然后由其子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至于孙式太极拳则是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所创,他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

    “他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实际上融合了太极、形意、八卦的特点了的。”

    陈正声讲到了这里,感觉大家会有些倦意了,于是问:“我讲了这么多,大家感觉怎么样?”

    有学员回答:“感觉不如实际打斗有趣!”陈正声笑了:“这是肯定的,理论都是枯燥的,但是理论也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掌握好了,才能在练习的时候有更深的理解。”

    “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几节课就讲得好的,需要经常拿出来体会回味。”

    陈正声接着说:“下面我讲一讲太极拳上的重要人物杨露禅和他的一些传说,作为理论课的结束。大家要知道,凡是说到太极拳,都不能不提到杨露禅,因为他对太极拳的传承有着重大的作用。”

    “他是河北广府人,就是现在永年且。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发现,见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

    “他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太极拳。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