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什么也不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什么也不是 (第2/3页)

心腹,眼中都会露出一些复杂的情绪。李承乾给他带来的伤痛,并没有痊愈,然而只要坐在皇位上,他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李承乾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判决书以下。昔日的太子,如今以成了平民百姓,远远的离开了权力的中心。然而作为主谋的侯君集,却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了无音讯。

    关于武媚娘如何察觉侯君集异动的事情,杜荷已经如实的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的想法如杜荷一般,都打算利用侯君集的家人,钓到侯君集的这条大鱼。但是事情并不如意,杜荷安排的人一路紧盯南洪一伙人,多日下来,始终不见侯君集的踪影。

    依照南洪的度,再过些日子,即将离开大唐疆界,到那时候在下手,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不得已,杜荷只能向李世民报告情况,看如何决定。

    李世民沉默了半响,点头道:“动手吧,侯君集早已想好了退路,往北撤,绝非是胡乱逃窜之举。他不是那种甘于失败的人,一定筹谋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杜荷点头表示认同,他曾亲自调查过侯君集逃跑的密道,密道很长,也很新,构造非常的简单,连通气孔都是草草了事,可见这密道并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是最新挖掘。侯君集在决定造反的时候,就为自己想好去路了。

    他要逃,选择的不是别处,而是北面,十之是打算投奔薛延陀。因为当世,唯有薛延陀,才有能力与大唐一战。侯君集想要翻身,只有投靠薛延陀。

    “先是造反,后是叛国。侯君集罪无可赦,岂能姑息!先扣押其家人,待生擒侯君集之日,侯家上下一并问罪。”李世民对于侯君集还是有着极大的怨念,若不是他,李承乾断然不会有造反之念。虽然逼宫一事,由李承乾亲自决断,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侯君集在这次逼宫所占据的份量,将一切罪都嫁祸在他的头上,也不冤枉。

    杜荷当即吩咐皇甫皓华、巴宇兴与秦煜等人动手。

    皇甫皓华、巴宇兴、秦煜三人作为杜荷直系的得力干将,经过多年的练习,个个都成为怀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异士。皇甫皓华才思敏捷,有急智,擅于应变,巴宇兴身怀《铁血心法》,武艺已经晋升为当世一流好手,秦煜那一身轻功也在自我的苦练中不断提高,虽然武艺还有些不足,可他若一心闪避,便是巴宇兴也无法触碰他分毫。

    他们三人一起出手,任凭南洪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逃脱,一行人尽数被擒。

    经过一番审讯,一切缘由也以明白。

    南洪在很多年前,不叫南洪,叫洪南,在十多年前是侯君集身旁的一员偏将。侯君集这个人为人自傲,不善于拉拢关系,但他非常的护短,所以曾经在他麾下效力的兵卒,往往都会愿意为他效死力。

    洪南此人作战勇敢,在战场上为侯君集挡过一箭,深得侯君集器重,但他有一个毛病……好色。

    在与王世充作战的时候,洪南负责游击,消灭王世充的斥候,在经过一座小村的时候,色迷心窍,了一位颇有姿色的村妇。李世民治军极严,军法明文规定,绝不可扰民,更别说是犯下这种大罪,当即下令侯君集处死洪南。

    侯君集不忍心,将洪南私放了,用一个战俘代替了他。

    本来这种事情是瞒不住慧眼如炬的李世民,但是当时窦建德领十万大军来战,李世民根本无暇他顾,此事也就让侯君集瞒过去了。

    洪南逃回长安,化名南洪,干起了打铁的老本行。侯君集知道以后,对他多加关照,李世民继位之后,侯君集是兵部尚书,利用职权给了洪南几套大唐铠甲的样本,教会他制作明光铠、光要铠、细麟铠、山文铠、乌锤铠等大唐十三铠的技术,让他可以直接与朝廷做买卖,不几年大赚特赚,成为了长安的富商之一。

    后来因为杜荷的提醒,李世民开始对兵器、铠甲等冶炼技术严格把关,不允许外传,私人贩卖。

    洪南也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