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跟李世民对着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 跟李世民对着干 (第2/3页)

安的心不住的跳动,那对如雄鹰般锐利的眼神看的更远了,心道:“既然那个亚历山大大帝能够打下三四个我大唐疆域,那朕也一定能打下与之一样,更甚与之的疆土。”

    满朝武也听的是瞠目结舌,这种未知的知识让他们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华夏有兵圣孙武、兵仙韩信,还有霸王项羽,在极西地也有相应的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大帝,还有与项羽一般命运的汉拔尼。我华夏有长城,千古建筑,在一个叫埃及的国家,也有称为金字塔,不亚于长城存在的建筑物。”

    “小子说这些并不是存心比个高低,只是要说明一点,世界之大,远远乎我们的想象。西方如此,那东方呢?东方是海域,是从来没有探索过的未知世界,一样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国家,风土人情以及各种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国家找出来,然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为我大唐开辟经济渠道,为大唐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臣复议”魏征一直在沉思利弊,定下决心后,道:“海上丝绸之路最大的特点在于交通便利,没有险恶的地势阻挡,我们完全可以对多个国家开辟数条航线,效率远远胜于路上丝绸之路,固定的路线。”

    李世民本就有些心动,听魏征一说,也下定决心道:“海船准备的如何,一切就绪后,可派我大唐水军开拓东方海域。”

    “不可”杜荷一听李世民这话,立刻叫出声来。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了,果然不可避免。

    他人反对李世民可以理解,但作为出主意的杜荷反对,便让人疑惑了。

    不仅仅是李世民,满朝武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说要开拓东方海域的是他,这第一个反对的也是他,都不知杜荷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一次反对是必然的。

    因为假若他不反对,唐朝将会重蹈明朝的覆辙。

    明朝有一个大型的航海事件,叫做郑和七下西洋。

    说的是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奉命前后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根据记载,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都在两万七千以上,约明朝军队五个卫,船队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现在的舰艇部队,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6行动;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

    后人对于这此壮举给了无数的溢美之词,什么宣扬大国国威,什么对展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强了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这是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等等肉麻的话。

    但在杜荷看来就是鬼扯蛋,是那恶心的自尊心作祟,如此行径就如后世的暴户一样,炫富,带着一大批的财宝,将财宝赏赐给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