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有力的一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章 有力的一击 (第2/3页)

都是呆若木鸡,也如李世民最初得到消息的情况一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便是杜如晦、房玄龄也是如此,他们早已暗通过款曲,知道苏州瘟疫即将平复的消息,但均想不到成绩是如此的斐然,互望一眼,两人均笑了起来。

    房玄龄再笑大唐后继有人。

    杜如晦再笑大唐后继有人之余,也笑自己有个好儿子。

    至于其他人便没有如此好心情了,尤其是那些说天灾不可抗的谏官,一个个的面如土色。

    “不知你们听到这则消息,惭不惭愧。至少朕为你们感到丢脸,为你们的无能无知感到惭愧。”李世民平时没有少受到谏官们的刁难,在唐朝谏官言事不算罪,所以谏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这显得李世民纳谏之余,也意味着只要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谏官都能表自己的看法意见。

    他心性好动,在处理完国事的时候喜欢遛鸟,猎鹰,耍兔子,甚至出宫等自由娱乐,放松精神。但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有谏官说三道四的,好像略作休息都是玩物丧志,罪大恶极一样。

    所以对于谏官,李世民是又喜又恨,他们在给大唐带来富强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大堆的麻烦,此时能够痛快的出口恶气,实在觉得心底舒坦,越说越是激动,指着群臣道:“十八岁,杜爱卿才十八岁。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听到疫病生,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之下,他主动承当了下来。这一点你们有谁做得到?面对疫病的来临,一个十八岁的孩子领着仅有的力量,在与天斗与天争。在这个时候,你们又做了一些什么?上苍震怒,唯有朕向老天认错,灾难才会平息,这种无知的话你们也说的出口?现在好了……朕告诉你们,救了苏州的不是老天,而是朕的爱卿,是我大唐的良臣。若是朕听你们的话,放弃与天争,还指不定苏州会死多少人。”

    群臣默然,尤其是那些一个劲劝说李世民祭天的大臣,更是一句话也没有了。

    李世民点名道:“崔旭、卢俊、郑宏你们三人有何话可说?”他们三人是“崔卢李郑王”中,排行前三甲的大姓家族,是隋唐前的五大姓中的人物。他们三个在朝堂上担任谏官,进退言行一致,宛如一人。此次劝说李世民祭天自罚,他们三人声音最为洪亮。

    点到姓名的三人战战兢兢的走了出来,卑躬屈膝,不知如何开口。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疫病生,国难当头,你们不思报国,不思解救百姓,反而劝朕,放弃救援,视百姓生死于无物,而改去祭天,作何居心,难道非要我大唐百姓死伤惨重,才有心救助不成?”

    崔旭、卢俊、郑宏吓得瘫倒在地。

    李世民道:“朕大唐收的是百姓的俸禄,不养你们这样无视百姓的朝堂蛀虫”当即他便下旨,将崔旭、卢俊、郑宏革职,逐出朝堂。

    李世民原先的用意是狠狠的羞辱一下“崔卢李郑王”这些士林家族领袖,让他们知道大唐王朝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了得。

    但因杜荷干的太出色了,他的成绩与危害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不仅仅是在扇那些劝说祭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