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集 人在江湖(四十九)无商不奸 (第2/3页)
地也就开张了,由于里里外外都是‘吉鸿大酒店’的制式标准,这里只比a城的小了一号,菜式也是应有尽有。省城里的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别的先不说了。就说这小县书记吧,本来在省城就没吃够的他,如今家门口也有了,他自然是最常光顾的对象,只要是有上头来人下来检查指导工作,他都会带着来人,来‘吉鸿饭店’里就餐,当然了,吃完都是打白条年底结账了,因为这是《小县盟约》时讲好了的。
就在《小县盟约》签署的当天,‘吉鸿公司’的最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也变成了a城‘持续发展’,小县‘步步推进’了,几乎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小县,还在银行的贷款下,足足凑够了三千万块钱,公司的其中一个董事曾经这么描述过这件事,“说这三千万块钱,要换成十元一张的大团结,可以拉到一卡车,”这就是当年省城里最为著名的大手笔,十多年之后,终于让人给打破了,那就是‘吉鸿公司’的那位江浙籍的合作伙伴,他的家电商场开遍了全国,实力已经远超于‘吉鸿公司’了。
有了小县政府的支持,重新回到小县的老付,已经不再是那种软弱的作风了,他在对“本地玉”的收购上,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压,加之‘谢老板’不停地催促老农们‘退地’,几个月下来,造成了农民们的‘天怒人怨’,把状都告到县里去了。
‘谢老板’的退地是有原因的,他的钱都来源于县城里的‘万元户’们,在跑马圈地期间,他足足动用了上千万的资本,然而挖掘出来的‘本地玉’又卖不上个好价钱,为了还清投资人的钱款,他只好硬着头皮,利用当地的黑-道组织,强行退地了。
对于老付来说,他也不想从农民手里抢劫他们的‘血汗钱’,这些‘本地玉’原石,都是经过他们人力挖掘上来的,然而这市场的价格不是由他来定的,况且经过了对小县的‘三千万投资’,‘吉鸿公司’的账上已经不富裕了,要不再用点钱进行贴补的话,有可能a城方面就会资金紧张,那样人心惶惶就更不可收拾了。
值得庆幸的是,原来‘本地玉’三分天下的局面,在老付重新回归过,已经得到了转变,京城商人只顾开采自已租用的土地,不可能再收农民自已挖来的玉了。
“谢老板”方面更是急于回拢还给投资人的资金,不想再和老付打价格战了,另外一方的江浙商人,他们见‘本地玉’的价格稳定不涨,他们也没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北方来,淌这趟混水了,所以说老付定的价格就是‘起始价’,也是‘最终的价格’,他哪天高兴,就会吩咐手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