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回 台岛亲人(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回 台岛亲人(中) (第3/3页)



    “那当然不难,不过我们有政策规定,您这样的。要按级上报,等待上级审批后,才能给个说法。”

    “我是商人。我可以回内地投资,这可以了吧。”

    “老先生,您的这个情况,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您这个还真不符合国家规定,目前我们只接受港地和澳地的投资人士请求,刚才您说您是不是中国人,现在我可以直接告诉您,您是中国人,不过您是台胞,我们国家和台方政府正在洽谈当中,总有一天,您会再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的,那样您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郭母兄长见事情还没有得到解决,只好回到台地,他想找找以前的老关系,看能不能促成此事。

    “老哥哥,您的这个事情吧,目前官方还真有说话,现在谈的就是这个事,你放心,要是两岸开通了,我第一个给你报名,让你第一个去,这下好吧。”郭母兄长的朋友,都是些政府高官,当他听到朋友这么回复他时,心里格外高兴,他回到家里,夜不能寐,他真的很想故土,很想老家,很想自已的妹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通过港地高僧的帮忙,郭母和兄长已经通过好多回信了,在信中相互述说自已的家庭情况,思念之情,这形成了一个惯例,当高僧每次要回a城老家时,郭母兄长都会来港地,托他把家书带给郭母,顺便给郭母带些台地的特产,和一些美金。

    郭母收到兄长的信和东西后,往往的会很快进行回信,之后让儿女用大舅带来的钱,在老家买些东西,特别是信中大舅说的几种药材,年老了,郭母兄长身上也有了老年病,他向来相信中医,有的药材台地是买不到的,只好写信给郭母,让她代为采购。

    “又来麻烦你了。”郭母把东西和写好的信,放在了高僧的手中。

    “哪能呢,您为人善良,为您办事,理所当然。”

    “这包是给我哥哥的,这包是给您的,东西不贵重,但是是我的一点心意。”郭母知道高僧相当富有,但她每回在给哥哥带东西的同时,也会给高僧带上一份,可称得上是“礼轻情义重。”

    “让您破费了。”

    当这次高僧把信和物品交给老先生时,他发现老先生今天格外的矍铄,“是不是有喜事呀?”

    “大师果然是大师,这您都能看出来,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在台府的一个朋友说了,马上就要让台人回内地了,现在正组织培训呢,他帮我报了名,回去我就可以参加了。”

    “这是好事呀,做了好几年的信使了,也该让您老人家回去一趟了,现在内地发展的可快了,我让您看个东西。”

    高僧拿出了一盘录像带,这是记录着高僧和一些港商的情景,先是路过一片厂区,后来又到了一座寺院,高僧进行讲解着,还说寺院就座落在郭母所在的村子,郭母兄长高兴极了,不停的发出“匝匝”的声音。

    “你的这个带子,能不能借我回去看看,我翻录一盘再还给你,我要叫我夫人子女们看看。”

    “这盘您拿去吧,我还有呢。”如今高僧已成为了a城招商引资的代理人,他的这些录像,就是用作和朋友交流的,只要是朋友看过了这带子,都会或多或少的投些钱进来,用作a城建设和发展。(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