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十六)几度夕阳红(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一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十六)几度夕阳红(下) (第2/3页)

他们,他们就象是一对小情侣,幸福的压着“马路”。

    姨家的吃食还是那样的讲究,刘雪华和郭开山吃了一碗馄饨就匆忙的走了。

    电影开演之后,他们才进去找了个偏远的座位上,观看电影起来。原因很简单,刘雪华是红军师的“女神”,要是亮灯之前先行进去,事毕会让人指指点点,况且郭开山还是个“有妇之夫”,他们的交往,本来就不是让别人所认可的。

    政治协理员的工作,郭开山干得是得心应手,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电影,还时不时地对电影加以点评。最开始刘雪华还有着回应,到后来不管郭开山怎么说,都没有了动静,原来她已经睡去了。

    《八百罗汉》一共在师俱乐部放映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了能让刘雪华看到,郭开山陪她看了三回,可是每回的结果都是郭开山在回去的路上,给她讲述着最后的剧情。

    红军师医院的对外,很快有了大笔的效益,刨除给上级的“供”不说,医院里光净利就达到了上百万元。这些都是医院工作人员上上下下,努力的成果。医院也学着地方上工厂的样子,按劳分配的给各人发了相应的“奖金”。第一名当属刘雪华,她的工资加奖金,足足比郭开山的高上三倍还要多,原因很简单,谁让她是靖北最好的“外科”“神经外科”“脑科”最好的医生了。

    郭开山的工资在医院里属于中等水平,他的岗位津贴,军龄钱不算低,但他的奖金,和大学刚毕业的坐诊医生差不多。连烧锅炉的志愿兵都不如。这个奖金制度是院长,刘雪华和郭开山共同制定的,前面两人认为这对郭开山有点不公平,必竟他是院里的领导,党委书记,可是郭开山倒不以为然的说道,“这都挺好了,以前医院不对外时,我还算个人物,现在赚钱都指望你们呢。当然你们要多拿一些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比起基层部队来说,我比他们团长开的还多呢。”

    确实如此,基层的部队一直很苦,就拿b团来说,吃的是最低的“灶”标准,拿的是死工资。训练起来又是最累的,现在中y开战,随时还有上前线的风险,他们才是最苦之人。

    有了钱。当然就要进行消费,日国的高科技产品,是当时的主流,尽管郭开山恨小鬼子。但是不买日货又不行,商场上最贵,最畅销的还是日货。郭开山和刘雪华买来了一台“索尼牌”的录像机。足足花了五千多大洋,一盘空白的录像带就是八十块钱,有点节目的就要上百,这让两人的拳头都捏满了汗。

    红军师医院的下班生活,“老犊子”们都有家室,他们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了。全院百分之八十的医护人员,还都是没到“线”的年轻人,现在录像机有了,当然最热衷的就是看“录像”了。

    开始的时候,录像带全是买的全新的,这实在令老院长难以接受,每当司务长拿着发票来找他签字时,老人家的牙根都疼得要死,就象这钱是他个人的,花掉的每一百块钱,都是他的血汗钱。

    “这咋这么贵呀,能不能少看两盘,这一盘就是一百多块呀?”

    “这算便宜的了,老院长,这一盘带子我们放一个月,你知下面怎么说我吗?”

    “怎么说?”

    “循环录像厅,每次来到放映厅里都是这几部,人家早就有意见了,有的人还讲说,让全院齐钱,每人一年交一百块,那样就不花院里的钱了。”

    “那挺好啊,谁看谁交钱呗。”

    这时郭开山走了进来,司务长一见马上说,“院长说齐钱可以,您看呢?”

    “我看不好,院里又不是没钱,这点福利还是院里出吧。”郭开山的话说的很是肯定,老院长听后,也只好在发票上签了字,由司务长下了“账”。

    见司务长走远了,老院长关上了房门,冲着郭开山就不打一处来,“我说吧,不让你们买,不让你们买,这下好了,这就是个活期取款,一盘带子就要上百块,金山银山,早晚让你们给败了。”

    郭开山没有生气,他拿着暖壶给老院长的茶杯里续了续水,之后坐在沙发上道,“你不了解情况,我们不白买,现在兄弟部队都已经有了录像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