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回 我从哪里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回 我从哪里来 (第3/3页)



    郭母也听说当年的小僧人回来了,于是来到寺里找到他,脱他找寻解放前失散的哥哥。由于小时候受到过郭母的恩惠,僧人很快就答应了,说回到港地后,就会利用关系,帮她寻找。

    老郭家一直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只是家中的几个年长的孩子们知道,象郭开山,郭开庆一类的小孩子,他们是不知道的。

    郭母早年出身显赫,家住承德。父亲是民国时期的高官,母亲也是当地大财主的女儿。凭借家境殷实,十几岁的哥哥,就远赴rì本,求学深造去了。

    郭母自小学习很好,书读得也不错,虽然模样欠佳,但还算得上是一个名门才女。

    rì-本侵华时期,郭母的父亲已经去世,哥哥早已归来,成为了一名rì本驻军的翻译,也就是当时人所说的“汉-jiān”。

    郭母的家中很大,据传当时rì-本驻热河省的省长,曾经就住过他们家里,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随着哥哥在军中的提升,郭母也跟随哥哥来到了a城,生活在了这里,学习也就在这里。在此期间,她认识了郭父,只是郭父不清楚,她的哥哥是个“汉-jiān”,只知她是个有钱人家的女儿。

    抗战胜利后,郭母的哥哥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理,反倒摇身一变,成为了“**高参”,上校军衔,这和他年轻留学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国民zhèng fǔ也不想把这个高材生,当作“汉-jiān”来处理,必竟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哪里都需要人才不是。

    好景不长,解放军没过几年,就兵进a城。郭母的哥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由军部把他用飞机拉到了台湾,那一年他才刚结婚,还没生有孩子。

    和哥哥失散后的郭母,隐姓埋名起来,本来会写字,也装作不会,犹如就是一个平头百姓。加之自已长相又不出众,也就没有引起群众们的注意。

    好在郭父解放后回到了a城工作,经过双方努力,他们就结合了,成立了家庭,郭父只知道妻子成份不好,为了不给自已找太多麻烦,只说妻子是农村人出身,逃荒到这里,不但没上过学,就是文盲一个。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故事,就当郭父和郭母为了自已的小家拼命工作时,他们在动乱时期下放了,来到了a城的农村,做起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起初郭父有些想不开,但郭母很会开导丈夫,只说这就是一次磨练,吃点苦,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好处。(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