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回 从零开始(一)走向征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回 从零开始(一)走向征程 (第1/3页)

    ()    新人新书拜求收藏+各种票+各种正面负面的评论。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北方省会a城,某区的武装部门前,集合着数十名准备入伍的新兵。他们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a城郊区农村。区武装部破旧的办公大楼,是旧社会的俄式建筑,楼分为三层,楼上各个办公室的灯都在开着,出入办公楼的人员很多,进出更是往来不断。

    时间已经到了清晨四点半钟,冬天的天空,还是漆黑一片,这是个没有月亮和太阳的凌晨。12月的天气,更是把人冻得瑟瑟发抖。然而在办公楼前的广场上,这里却是热闹非凡。整齐的停着一排排解放牌的军用卡车,车前方的大灯更是照得整个大院明亮无比。

    即将入伍的新战士们,身穿着崭新的军装,背着背包,每个人手中提着一只旅行箱,这箱子都是地方zhèng fǔ发的,上边还印有“献给亲人子弟兵”的字样。这些新战士都很年轻,大多都是十七,**岁的男孩儿。从他们年轻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的青chūn和稚嫩。送兵的广场上,不光有新兵,还有上百名的家长和亲属,前来给各自的孩子来送行。

    这时从武装部的办公大楼里,走出来了一名新兵,他叫郭开山。他有着不足160cm的个头,在这几十个新兵当中,他不是年龄最小的,也是个子最矮的。郭开山今年正好16岁,恰巧也是一个初中才毕业,中学生的年纪。谈起他为什么要去当兵,郭开山总是和人家说,当兵就是保卫祖国,保卫**,成为一名优秀的**的战士,是我郭开山的光荣,也是老郭家全家的光荣。

    其实那时候的人,都会这么一说。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各自都有,他们自已当兵的理由,要不然哪个家长,会舍得让自家孩子去当兵呢。就象古时候人说的那样: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郭开山生活在a城郊区的农村,父亲是公社的秘书,母亲是地道的家庭妇女。他们兄弟姐妹八人。分别是大姐,大哥,二姐,二哥,郭开山行五,大排是三哥,下边还有三个弟弟,在兄弟当中,郭开山个子虽矮,但是长相属于上等。

    原先的郭家,本是省会a城的城里人。郭父原是一名复转军人,解放后地方上缺乏干部,他就转业到了区zhèng fǔ。动乱时期开始后,郭父在一次单位决策的工作中,站错了队伍,犯了原则xìng的问题,这样就被下放到了郊区农村,对他进行锻炼改造。老郭家全家人,也跟着父亲,由城市来到了农村。那年郭开山只有八岁。

    多年的农村生活,让郭开山感到特别的痛苦,原因不是他怕苦怕累的思想,而是由于家里人口众多,分到他家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全家人的伙食,兄弟几人,个个都是面黄肌瘦。根本看不出,他们以前在城里生活过。郭开山当兵的理由,就是要减轻家里的负担。少了一个小伙子的吃食,还能给全家其他的成员多分一点。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考学已经不是大家的奋斗目标,当兵吃粮才是当时社会上的主流,就这样老郭家的男丁,够年岁的都想去当兵。大哥叫郭开维,现在在公社当个通信员,还算稳定,二哥叫郭开明,是区建筑公司的会计,他们也曾经有着当兵保家卫国的念头,到头来因为种种原因,体检都没有合格。

    今年轮到郭开山了,虽然他个子小,不过体检全都合格,加上父亲又是公社的秘书,所以村支书更是在接兵的干部面

    前,说了很多好话,指望的是多送走一个兵,这样村里的粮食就少了一个人的,他平时的工作也好做一些。接兵的干部起初看到郭开山时,觉得他很瘦小。“这孩子个子太小,不够一米六吧,额头这么大,是不是缺钙呀”。

    不知是父亲公社秘书的身份,还是村支书的极力推荐,郭开山还是在几百名体检合格的人当中,如愿拿到了入伍通知书。郭开山在村支书的手中,接过通知书时,感到格外的兴奋。因为他终于得到了离开农村的机会,农村的生活,实在太让这个曾在城市生活的小伙子,承受不了了,他不想再天天过吃不饱的生活了,再也不想过全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