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有好有坏的评价 (第3/3页)
只能说他是当代的希区柯克,也许我们可以期待的更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部即将载入史册的电影吧。
当然有好的评价,自然也有批评的声音,《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从人物的刻画上批评道:在人物的刻画上,显然没有情节上那么出彩。首先,该片的两位主角在片中的身份并不是那么值得推敲:电影的主角是两个倒霉蛋,一个是地位卑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地下摄影师,住在一个“很烂的公寓里”,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一个“更烂的地方”,不过是为了几百块钱,就被卷进了这个可怕的游戏里面;另一个则是医生,在美国,医生可是人人尊重的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家里有老婆,有孩子,还有二nǎi。结果在一次偷情未果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游戏中的另一个主角。在配角方面,有追捕凶手未遂反而失去同伴导致其jīng神错乱的jǐng察,也有莫名其妙被卷进这场“游戏”中的医院护工。虽然大家都有个xìng,但都不是十分的鲜明。如果不是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的话,这些瑕疵还是不足以影响到剧情的发展以及影片整体带来的震撼感的。
而《电锯惊魂》就同报纸评论的那样,在一次的引爆整个北美票房,它第二天的票房成绩,更加证实了它是票房黑马,100%的上座率,平均每天5场的播放场次,1250万美金的票房数据,让电锯惊魂轻松的登上了北美票房榜前十,而这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虽然在十一月初并没有什么大片上映,但还是让整个北美陷入的狂热之中,到处都是在谈论这部超级惊悚大片的声音。
而参与放映电锯惊魂的amc电影院线,更是将《电锯惊魂》的海报,贴的到处都是。因为他们已经发现电影惊魂已经引起了骨牌效应,这会让下周让更多的人不由自主的走进影院,看看这部媲美希区柯克的惊悚悬疑片。
“boss,amc集团要求加映播放场次,而帝王娱乐集团也发来传真,希望能够放映《电锯惊魂》。”此刻在陈鹏的家中握着手机的他,听着电话里,罗斯福-稀朗传来的说话身。
陈鹏点了点头,说道:“暂时我们还是按现在的播放场次进行,但也别和帝王娱乐集团断了联系,主要是下周福克斯的《王牌大间谍》和环球的《豺狼末rì》即将上映,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这两部电影上映的这周中,利用1000家影院的票房数据和它们的在3000家影院的票房做个对比,如果我们不是太落后的话,在第三周我们就一举大规模上映,直接将这两部电影掀翻在地,称霸整个11月的北美票房。”
“好的,boss,一切都听你的。”罗斯福-稀朗嘿嘿地笑了几声,他有理由值得高兴,如果《电锯惊魂》这部电影能够成功的话,那么他所在的梦想公司就将声威大震,而他作为梦想公司的ceo,也将在好莱坞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1997年,11月12号,这一周被美国电影界誉为,三强争霸,环球的《豺狼末rì》,新线的《王牌大间谍》,梦想的《电锯惊魂》,前两部是喜剧巨星麦克迈尔斯+1700万制作成本和动作巨星威利斯布鲁斯+6000万的制作成本,3000家的首映院线,可见新线和环球对着两部电影寄予厚望,而他们两家加起来的宣传成本也高达3000万美金,而《电锯惊魂》制作成本+宣传费用总共才1200万美金,这样的对比也被媒体戏称为巨人与侏儒的战争。(赚钱了,8快5毛钱,好高兴,求推,求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