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到底拍什么片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章 到底拍什么片子 (第3/3页)

统的气息。新生的《花花公子》恰好迎合了当时美国的社会思cháo,于是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最畅销的男xìng杂志。到50年代末,每期销量甚至达到一百万册。

    当时,保守派们不遗余力地攻击这本有伤风化的杂志,但这反成了《花花公子》最有力的广告,保守派骂得越狠,它卖得越火。而赫夫纳本人也一改过去兢兢业业的编辑形象,把自己包装成一手制造享乐梦的活招牌:比如他和妻子离了婚,也离开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并与数不清的“封面女郎”、“玩伴女郎”有过艳遇和绯闻。但赫夫纳还不满足,他还在playboy的网站上建立一个栏目就叫“赫夫的特别女郎”,专门介绍与他关系“特别”的《花花公子》女郎,碧姬・芭铎、莉莲・穆勒、夏侬・韦德、蒂娜・乔丹……所以,赫夫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从此以后《花花公子》的销路扶摇直上,到1972年每月销量高达700万份。赫夫纳这时对刊物的内容大加整顿,增加了严肃的内容,提高了素质。他付出全美最高的稿费,故大批著名作家如史坦信克、海明威、英洛维亚、阿西摩夫的新作品都曾在《花花公子》上最先发表,每篇主要文章或小说最少价值15000至25000美元的稿酬,每期的制作费用高达二三十万美元,《花花公子》给人一种清晰的印象:爱,或者即便是jīng彩的xìng关系,总是很复杂的,需要付出几乎难以承受的信任、耐心、沟通、妥协。而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沮丧、失望或jīng神崩溃。这一教导其实就隐藏在《花花公子》的字里行间,陈鹏想这从宅男笔记看到的对于花花公子的介绍,不尽想到,有句话说得好,越是禁什么就越是缺什么,如果我在97年把一部黄sè电影搬上荧幕,那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别人放假我们加班,老总说三倍工资还不满足,呵呵,不过一转眼自己写的书都7章了,想一想还蛮有成就感,虽然只有12个收藏,我还是特别的高兴,嘿嘿,虽然不知道是哪位读者收藏了,我还是要说声谢谢哦,小长假三天,大家可以好好的轻松一下,真希望明天一看能有好几个百个收藏,好多推荐,哈哈不做梦了,最后真心说一句希望收藏推荐个,嘿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