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帝国营造的社会 (第3/3页)
世界上还有什么攻破万众一心的华夏呢?刘永福心中想到。
过了几天,他们乘坐每天一次从南华市到台南市的航班,说起这个航班,在台湾易帜之后,朱宇为了方便台湾民众转移每十天开一次的,但是第一次航运之后,就不得不改为五天一班,因为不管是吕宋前往台湾,或者是台湾来吕宋的人都太多了,之后又不得不改为三天一班,一天一班,航班的船只吨位是三千吨,一次可以运载千人。
朱宇还特意到南华市给他们送行,这一下把这几人感动不得了,心想着如果治理不好台湾将怎么怎么样。他们回到台湾之后,将帝国对台湾的政策公布出去,台湾顿时热闹起来,台湾的人民似乎被积压的太久,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有的是建立自己的企业,这是帝国倡导的,有的想着加入帝国庞大的企业,有的想着要报考军校,将来做一个想一军四军将士一样的军人,而那些读过书则多往帝国内阁或议会发展……总之台湾的部分人民开始追求了自己的目标,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想着安定平稳有饭吃就可以,要改变他们这种长期受压迫而造成的思想,需要长时间实际成效才是最有效,同时需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社会氛围,所以朱宇一边大搞建设,也不忘记“软”的方面,例如报刊刊登帝国的成功人士作为榜样、适时给民众介绍帝国的大企业大公司等。
不仅台湾要这样对待,安南北部的交北行省也是这样。
同时第一批台湾移民到婆罗洲的民众也开始离开台湾去到一个帝国给予他们安置的家,离开之时,大多人都是不舍,还有很多人心中不安起来,要是到了那里,没有土地,或者不适应怎么办……但是到了婆罗洲之后,他们心中的杂念彻底烟消云散,看着新建整齐的平房,他们顿时喜爱起来,在台湾他们只能住木屋,现在……
华夏帝国的人民们繁忙起来了,而与三国联军谈判的帝国人见谈判速度太慢,终于熬不住……
“我们是不会在那些限制我帝国的条约上妥协的,我们不是战败国,若诸位还是继续这样要求,那么就只有终止谈判,至于交不交战,全凭我陛下的一句话。”李鸿基严肃说道。
限制大明帝国在南海上航行,限制活动范围不得过婆罗洲西部,还要保证不得资助安南人、不得进攻荷兰人,限制进入三国的殖民地中,不得将商品贩卖到个殖民地……
“这就是华夏帝国的诚意么?”
“我们有诚意,但是你们有没有反思过——你们是不是有诚意,我们不是昏庸的满清,属于我们的我们将会争取,任谁都不能阻挡!”
“我大英帝国号称世界霸主,若真想全力攻打这里,你们是毫无希望的!”英国人威胁说道。
“华夏帝国不会畏惧任何敌人,既然如此,那么就战场上见!”李鸿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