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下一年,不再沉静 (第2/3页)
而已,但是这些足以让人们激动起来,一个国家若是没有稳定的环境,拥有再好的科技再多的财政也无济于事,而稳定的环境是靠强劲的军事维持,在小明朝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军事就更凸显重要了。
“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伊始起步,遇到诸多问题,但在陛下支持下逐渐好转,目前最大问题就是老师不足的问题,德国人语言以及新族人语言不通也是一大问题。”被朱宇任命管理教育的戴元说道,他是个留学德国归来的学生,立志让华夏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朱宇得知后,与之一谈,立即任命他管理教育,而他也被朱宇比西方更为合理的教育方式折服,被朱宇任命后,积极向朱宇询问,朱宇给他一本书,他也一字一句研究起来,总的说来说起来,他是个十分认真十分执着的人。
“研究方面,目前陛下设立的南华大学还未有合格人员进入学习,却只能当做我们的研究场所。根据陛下给予的资料,同事们都积极投入研究,目前机械、生化、材料等方面都有突破,据学生得知,提供水力发电的发电机已经制造出来,目前正在作最后验证试验。”
詹天佑很无奈,研究室里面的人得到朱宇的资料之后都想饿了几天的恶汉看见山珍海味那般,于是表决之下选取他作为代表前来报告。
“呵呵,我华夏必定会复兴,必定能引领时代,所以众位大可不必为当今得到的一些成绩而骄傲。”朱宇有些大言不惭说道,不过他心中却是这样想,他脑海中拥有几乎无限的知识,同时他又能知道世界将来的方向,所以他和小明朝的优势没有哪个势力能比。
“过去的一年刚才几位大人已经总结了,我就不罗嗦,接下来一年才是我们更看重的一年,有可能成为我们改变命运的转折。”朱宇郑重说道,众人立即提起神来,仿佛害怕会漏掉接下来朱宇话中的每一个字。
“首先说说内政吧,扩大两个工厂,同时大力提倡人民积极投入市场中,活跃我们的市场,新城方面,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联合当地土著人民,大力开发。同时年内将会建设两项大工程,其一水库建设,水库建设可以缓解我们新华城的用水问题,解决灌溉,同时能用于发电,这将来会带给我们数不尽的好处,到时候大家将会明白;其二建造一条贯通新华城与新城的水泥道路,不管是民间还是工业要求这都是必须的,这两项工程都学要研究院的同志们进行实地考察,做出分析,所以研究院的人们可要辛苦了。”
“能为陛下现出微薄之力我等荣幸之极!”詹天佑激动说道,当他听到建设水泥路时,身体已经激动得热血澎湃,他是多么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才能应用到华夏复兴大业当中,而如今朱宇已经明确表示要建设这么一项用到他才能的工程,他如何不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