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四章 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一十四章 坎 (第2/3页)

变了性质。要破制给外界一个朝廷力有不殆需要民间力量辅助;传出去就不那么顺耳了京城周边一个雪灾都这样别的州道遭灾该怎么办?即刻引起群臣非议才出了老曹当街嚎啕一幕。

    其实按老曹所言王家绝对无条件接受。我捐也罢你买也罢都是留名传颂的好机会现在巴不得有给家族加分的机会能把王家的名字和京师周边救灾大业刻画在一起就凭这一点往后就没人敢小窥我做梦都笑出声来。

    可老曹明显没有李治奸诈他一厢情愿的说辞被众大佬打上脑育有缺陷的标志但说辞还是被老奸巨猾的李治变相的接纳了。就在曹弱智被传进大内两个时辰后睿智的李治陛下将这个无理建议变成李家的不世功德。

    由内府出资不计成本最大限度的收购长安民间多余出来的棉制品放灾区;而工部则军供优先无论长安还是陇右的作坊不得丝毫懈怠不参与或量力而行的参与救灾。救援、军备两不误都不能轻慢这才能彰显大唐的国力彰显皇家的气度彰显圣上的英明神武。

    老曹自然没从圣上面前讨得半分好处还被叱责一番虽然委屈还是在街头坊间留下点好官声至少人家哭了嘛!可王家招谁惹谁了?一个哭街一个作势有钱了不起啊?内府拿钱不当钱可以多少给王家个露脸的机会也成。你一句最大限度收购长安民间剩余棉制品就跑来高价购买好像工部尚书一心为民不畏强权李家不惜吃糠咽菜拿私房钱救民于水火只有王家趁灾起价的国难财还高价。欺负财迷也没这么损的。

    这不行!连见钱眼开的颖都不答应。的确是高价内府虽然霸道还知道一诺千金的道理比市价还高了一成。你仗势欺人可以不能依财欺人堂堂王家还没把万把贯的小钱放心上老子早就不是得几千贯就兴奋满地打滚的时候了。谈钱就俗了看不起一身铜臭的低档人。没素质!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一个国难当头勇于挺身而出的人一个拥有封建主义大家庭最高觉悟的人王修王子豪请大家记住他一定记住。

    “万五千多贯。”颖肉疼摸索了帐本久久不愿合上用尽力气地盯着上面的数字最后一眼。

    “别小气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牛毛出在牛身上光名声不止这个数往后都能从这上面找回来。”一笔钱而已说白了就是一堆还没换成钱的半成品。换回来的是民间信任朝廷信任甚至是皇家信任。这不是叫损失无价的无形资产。世间没比这个更有价值的了。

    “就怕人家不答应。咱家可没和李家抢好处的本钱话若说得不好还给人诟病善举变了笑柄得不偿失。”

    颖这话我早考虑过了。当然不能和皇家抢风头也不能让朝廷觉得你人来疯不识好歹。单单一个王家出头是自不量力若三两家大户绑一起表态就不同了这点上崔彰和我一样着急。

    崔家名下的几处商行也面临同样的抉择棉货卖给内府就等于甘拜下风让内府占了这次便宜就算缴械投降了。这哪是救灾简直就是一次霸王式商业运作往后能见光的角角落落都贴了内府标识别家商务运作转入地下?

    我不想去找甘蔗他妈这种丧尽天良的坏主意打鼻子一闻就是兰陵长公主杰作还挑不出短来就差逼大伙纳头便拜高喊“主公”万寿无疆了。

    和崔彰合计合计俩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如今一起时候说话都没了禁忌这灾区是支援定了。两家赈灾物资打成硬包一车上放两包全庄的推车、牛车、马车全动用不够的周边庄子强借每包上插面角旗端正的四个大字支援灾区。

    两家同时预备好内府这边一来就利马启程给送过去。王家这阵势给内府管事吓一跳话还没说完这边已经开拔了呼啦啦百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