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二章 农交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三百三十二章 农交会 (第1/3页)

    对农学今后的展作为元老的我存了一点点私心。随了农学影响力越来越大机构越来越完善为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农学下辖的各类科研小组已经逐渐延伸到大唐境内的各道各州是继崇文馆后由皇家开办最成功的高等院校。

    崇文馆作为国家学术重地进出的都是大文化人学术界宗师汇集所在抓住这些声名远扬的学术大家就等于抓住了帝国绝大多数文化人的思维导向在充当学术潮流风向标的同时起到皇家喉舌的作用的确是李家控制唐帝国的一大利器。

    我觉得崇文馆改名皇家政治学院更贴切些本就是专为太子设立的一个讲义机构学院的招收范围也仅仅针对了有远大抱负的皇家成员和高等贵族子弟说白了就是给国家培养新的领导人以及围绕在新领导人身边的精英人士这些人往后不是皇上就是宰相或许还会出一两个野心勃勃的造反派反正没一个好人。不过就是名字起得好听了点不明白的人误以为是所高等学府明白的人一般不靠近那个地方。

    农学就不同名字就听得通俗教务农业知识的学校。平易近人顶了皇家的招牌却里外透了浓郁的乡土气息除了学监、少监的身份比较特殊以外里面只有师生大家没有明显的阶级划分。面对宰相、侯爷的时候免去烦琐的礼节一拱手自称在下偶尔间你、我相称惬意非常同样冠以皇家的名号可农学和崇文馆的制度却有天壤之别。

    这是我最满意的地方也是李家聪明的地方。两所学院一个抓住政治脉络一个抓住芸芸众生肠胃;一所叱咤朝堂呼风唤雨一所恩施民间春回大地;一面尽显皇家威仪一面又平和可亲。

    这里对国家只有好处没有威胁指望一群田坎里和泥的人能在朝堂上翻起个什么大浪?所以不会承受大政治集团太多的压力即便是有和工部利益重合的地方。老刘和我都能胡搅蛮缠地给农学争取更好的福利。没人愿意和农学作对尤其在农学取得一系列成就后不但在民间博取了声望就连皇家也对自己投资农学的决议沾沾自喜这就给了学院更大的展空间更宽松的意思就是我可以在利益分配上得寸进尺向政府索求更多的优惠政策而不必担心受到遣责。

    很无理啊哈哈……当领导就得护短不是?内府钱多是人家内府的农学里用一分要两分可以可用钱的时候总得要伸手伸惯了倒不觉得害臊老是觉得约束到底没有用自家的钱舒服。

    若是一边朝内府要着一边还有自己的进项这就爽了。一般来说学院搞创收和传统不符。可毕竟不是朝学员身上抠优良种物是农学的成果为了不让曹老伯吹胡子瞪眼挖王家祖坟我给工部留下了很大个台阶下由工部定价农学成立自己的良种采办机构借助农学在各地陆续开办分院校的机会逐渐形成一个为民造福的良种推广网络。

    推广请注意措词不是销售。用低于民间的价格推广收取的费用仅仅是种子运输、栽培的成本而已我至少对外要这么说内部也得有严格规定。直接从农学里拿种子的农户甚至可以得到和农学互动交流的机会得到一份调查表格有种植期间遇到的困难和好的心得可以利用表格直接反馈到农学专家手里在各地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农业知识讲座。聘请资深专家针对一些农业上的难题进行解答。

    “如意算盘啊”兰陵拿了我的草案笑得咯咯“指望农户有几个识字的?还表格在认识你之前我都不知道世上还有表格一说识字的拿了个表格都不知道怎么填写骗不识字人的钱都不觉得脸烧?”

    有点烧……脸皮厚度有待进一步锤炼。本来就没打算有人能把表格送回来农家拿了农学的表格会很爱惜地珍藏起来这年代农家里有几片带字的纸张就算很在面子的事情了何况还是皇家学院下来的绝对祖传。我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进行商业运作的很无耻。

    “还有救”兰陵望了我不好意的表情笑得开心从笑容里能看出来兰陵对我制定的半商业化运作方式并不反感笑容里还带有欣赏的意味对经商的人来说这些促进销售的小手段还是很有用的。“其实你大可不必弄得铜臭熏天许多想法都特别好甚至是高明。”

    “哦不要老一幅伯乐的口气一点都不人道。知道我最恨什么不?就是打了马贩子的名号贩卖人才的家伙。”

    “看说你胖就开始喘脸皮还挂不住了。”兰陵摆摆手算是道歉翻页继续看后面的“农产品交流会啊什么意思?”

    地方上一年举办一次长安农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