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暗弩 (第2/3页)
价值。
古墓在秦汉时期,上行下效,多是覆斗式的墓葬。
覆斗就是说封土堆的形状,像是把量米的斗翻过来盖在上面,四边见棱见线,最顶端是个小小的正方形平台。有些像埃及的金字塔,只不过中国的多了一个边,却与在南美发现的“失落的文明”玛雅文明中的金字塔惊人地相似。这中间的联系,就没人能推测出来了。
十九世纪早期,欧洲的一位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沙漠中随处可见的石墓,有大有小,数不胜数,有一多半埋在黄沙下面,露出外边的黑色尖顶,如同缩小版的埃及金字塔,在石墓林立的沙漠中穿行,那情景让人叹为观止。”
古代平民的墓室,一般都是按照活人宅院设计的。有主室、后室、两间耳室,墓主的棺椁就停在主室正中央。
贵族则庞大的多,地宫的墓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门口吊着千斤闸,从闸门进去,首先是一间“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布置,有各种家具摆设,这些器物称为“明器”(冥器)。
再往里,中间的墓室,称为“寝殿”,是摆放棺椁的地方。其后是“配殿”,是专门用来放陪葬品的地方。壁画在唐宋年间,王侯墓中多数都有壁画,用来记述墓主生平的。
难怪说,埃及和中国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从这墓室的构造和文化上看,就有一定的相通性。这埃及古墓里,也是有壁画,刻的基本都是记述法老王的生平的。
而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各大文明古国也相继效仿使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在墓**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又能杀一儆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
弩出现于春秋时期,能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弩同弓的发射原理是相同的,但比弓箭射得远,杀伤力强,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
在中国,弓弩的实战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因在蓬莱遇到了大鲛鲁鱼,便请嬴政派神箭手与他同往,嬴政“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弓弩的杀伤力强大,自然嬴政在营造自己的陵墓时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弓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
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800米,张力当超过700斤。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