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干尸 (第3/3页)
葬前进行过防腐、取脏器、浇灌松香或棺内放入吸水物质等人工处理所形成的干尸,称之为‘人工干尸’。
另一类是‘自然干尸’。
自然干尸就是指那些未经人工处理,主要由于埋葬环境干燥导致尸体脱水而自然形成的干尸。就比如,新疆的楼兰古尸就是由于该地区地势低凹,气候干燥,降雨量极少;尸体仅以粗制毛布和羊皮覆盖,上面压一层干树枝和沙土,并无密封良好的棺椁装殓。故尸体周围可接触外界流通的空气,在炎热干燥的荒漠之中,体内水分很快蒸发,对细菌生长繁殖极为不利,即便已开始**的组织也逐渐减慢其**过程,最后处于静止的平稳状态,使尸体保存下来。
由于干热环境的影响,尸体水分大量迅速减少,细菌生长和尸体组织**较快受到抑制,这也是使楼兰古尸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
又如哈密古尸,其情况与楼兰古尸类似,其墓葬地点是深入戈壁荒漠之中的一处偏僻的绿洲。地势低凹,海拔只有200米,周围是一片戈壁荒漠,气候特别干燥,有‘哈密的吐鲁番’之称。
而哈密古尸所在的墓**和墓室十分简陋,墓顶封土很浅,葬具不密封,这些因素会造成尸体与外界流通的空气接触。在极干燥的环境中,尸体内的水分便很快蒸发。与此同时也抑制了细菌的繁殖,尸体的**也就停止,并较好地保存下来。”
钱成说的这些,让我和老鬼都目瞪口呆。原来,这干尸还有这么多讲究!
钱成又说:“关于干尸的发现,世界上的例子数不胜数。尤以中国居多:
2005年4月25日,一男一女两具沉睡千年之久的新疆古代干尸的容貌被吉林考古新疆古代干尸新疆古代干尸专家复原。这两具干尸是上世纪初日本探险家大谷光瑞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盗掘文物中的一部分,后被旅顺博物馆收藏。
据国内外已有的发现和研究,古尸大致可分为干尸、湿尸、冻尸、腊尸和鞣尸几种类型。
新疆出土的古尸均属于干尸类型,它是一种未经人工处理而在新疆干燥、无菌、高温的特殊条件下自然形成的干尸。这种干尸既有别于古埃及发现的经过人工防腐处理后形成的“木乃伊”,又迥异于在中国内地出土的在棺椁内盛放石灰、木炭之类干燥剂后形成的干尸,而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
由于新疆位于古丝绸之路要冲,在历史上又是各种族、民族迁徙、交汇和融合之处。再加之这里气候干燥、雨量稀少等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新疆一跃成为世界上拥有各人种古尸最多、天然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
其中仅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干尸总数就达近千具之多。干尸在新疆分布极广,南疆居多、北疆略少。蕴藏其中的神秘色彩各有洞天,因尸而异。
穆舜英等考古专家于1980年4月在罗布泊北端铁板河附近发现的一具女性古代干尸颇为有名。它就是因其体型优美、长发披肩、容貌超群而在后来扬名中外的‘楼兰美女’。
‘楼兰美女’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年代最早的一具,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
她的具体特征是:眼大窝深、鼻梁高窄、下巴尖翘的“楼兰美女”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
然而,关于此尸所代表的人群具体属于何种种族类型以及他们生前是当地土著还是从他处迁徙而来等问题至今在考古界仍众说纷纭。
1985年出土于且末的一具婴孩干尸颇为引人注目。这具婴尸距今约3000年,年龄不到1岁。令人费解的是婴儿的双眼均盖有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石片,有人猜测这是一种原始宗教的残迹,抑或是保护灵魂免遭散逸的习俗。”
经钱成这么一说,还真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