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神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神殿 (第2/3页)

叹为观止。

    走到了近前,我忍不住抬头仰望,又犯了历史学多了,就容易考证时间的“职业病”。仔细推敲,眼前这种高大的立柱是采用的希腊柱式,也有少许是采用罗马柱式。

    希腊柱式,主要是形成于小亚细亚的**奥尼柱式和形成于希腊的多立克柱式,是两种最基本的柱式。它们都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在雅典产生代表性作品。

    **奥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柱头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有柱础,由圆盘等组成。多立克柱式的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奥尼柱式如女性的柔美,多立克柱式似男性的刚健。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还出现了科林斯柱式。它的柱头上雕刻着毛莨叶,很华丽,其余部分则如**奥尼柱式。

    而罗马柱式,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柱式,根据新的审美要求和技术条件加以改造和发展。

    他们完善了科林斯柱式,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并且创造了一种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更加华丽。他们改造了希腊多立克柱式,并参照伊特鲁里亚人传统发展出塔斯干柱式。

    这两种柱式差别不大,前者檐部保留了希腊多立克柱式的三陇板,而后者柱身没有凹槽。**奥尼柱式变化较小,只把柱础改为一个圆盘和一块方板。

    塔斯干、多立克、**奥尼、科林斯和混合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称为罗马的五种柱式。其风格的差异远比希腊**奥尼和多立克两种柱式的差异为小,因而失去了鲜明性。罗马人创造了新的柱式组合,最重要的是券柱式。

    这让我感到颇有些不解:按照历史顺序,亚特兰蒂斯要比希腊和罗马早。可是,建筑风格怎么会出现后者的样式风格?难道是后人返修?

    到底是后人返修,还是先人早有有了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