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七章 温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七章 温泉 (第3/3页)

地下深处,吸收四周岩浆的热量后又上升流出地表的,一般是矿泉。泉水温度等于或略超过当地的水沸点的称沸泉;能周期性地、有节奏地喷水的温泉称间歇泉。

    中国已知的温泉点约2400多处。台湾、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云南、西藏、海南、阜新等地温泉较多,其中最多的是云南,有温泉400多处。

    腾冲的温泉最著名,数量多,水温高,富含硫质。国内的温泉极品碳酸氢钠温泉圣地分布“南有从化,北有阜新”。

    世界上著名的间歇泉主要分布在冰岛、美国黄石公园和新西兰北岛的陶波。

    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温泉法中,温泉定义是符合温泉基准之温泉水及水蒸气(含溶于温泉水中之气体)。温泉水包括自然涌出或人为抽取之温水、冷水及水蒸气(含溶于温泉水中之气体),在地表量测之温度高于或等于30c者;若温度低于30c之泉水,其水质符合温泉水质成分标准者,亦视为温泉。

    日本温泉法认为:地下涌出之温水、矿水、及水蒸气与其他气体(碳氢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天然瓦斯除外)。温度:高于或等于25c;如温泉低于25c,其水质符合之规定19种物质(日本温泉法附表)其中一种以上者。

    韩国温泉法规定温泉系指地下涌出,温度高于或等于25c之温泉,水质成分对人体无害者。

    温泉的形成,一般而言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作用所形成,或为火山喷发所伴随产生,火山活动过的死火山地形区,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由于此类热源之热量集中,因此只要附近有孔隙的含水岩层,不仅会受热成为高温的热水,而且大部份会沸腾为蒸气,多为硫酸盐泉。

    二则是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