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涨不起来也没用了 (第2/3页)
传令兵却单膝跪下道:“回禀大人,属下乃畦县所属,本县县令乐大人要小人禀告大人,因为上游发大水,所有江河上涨,各县告急。”
“畦县?怎么是你们畦县来禀报发大水,其他县镇呢?”
“回禀大人,大水首先起于畦县,小人一路传禀下来,因为各县都忙于救急,所以就转托小人一起通禀大人了,这是各县的文书。”…,
一边说着,传令兵手中就拿出了一叠文书。
看到这种状况,余宽反而不再多说了,因为这并非没有先例。
毕竟江河一旦发大水,受灾面肯定会包括沿岸所有县镇。
如果说灾情严重,以后各个县镇或许都会有专门的传令兵向大型城市报讯、求援,但如果是灾情刚开始的时候,那就没必要接二连三派出传令兵来闹人了。
所以听完传令兵回报,余宽就皱了皱眉头道:“发水?水情有多大。”
“回禀大人,据各县估计,这次大水恐怕是百年难遇,好像小人一路过来时,衢河、浏河都已经先后停渡了。”
“停渡?……大人你说熊寒天的部队会不会也受大水所阻。”
猛听“停渡”二字,重成立即兴奋起来。
因为刚听到发大水时,重成就隐隐觉得这里面好像隐藏着什么机会。而等到传令兵说出衢河、浏河停渡的消息时,重成这才意识到机会究竟在什么地方。
一听重成话语,余宽也是眼中一亮道:“你们估计熊寒天的大军过了衢河没有?”
“即便他们过了衢河又怎样,衢河后面可还有浏河,不管他们再怎么加速,都不可能这么快渡过浏河。”
随着重成信誓旦旦的判断,余宽脸上立即一阵大喜道:“快,传令下去,速速打探熊寒天的大军位置,看他们有没有被大水挡路。”
“诺”
作为高原地带,北越国一向少有发大水的状况,可一旦真发起大水来,受灾面就相当广。但比起因为大水的受灾,假如能通过大水来阻挡熊寒天的大军,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听到余宽命令,几名亲兵立即就兴奋起来。
只是先前的畦县传令兵却有些犹豫道:“大人,那我们畦县该怎么办?不知大人有没有什么命令让小人传回去。”
“命令?你回去告诉乐县令,就说本官已知道衢河、浏河发水一事,并叫他完备水防民生。一旦有什么状况,立即传禀本官知道,本官再酌情支援。”
“诺。”
虽然余宽说的依旧是些空口白话,但畦县传令兵却不敢再纠缠。毕竟余宽能给他一句回话就已经不错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要求太多。
然后在传令兵退下后,重成就说道:“大人,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还要不要管这黄山军?”
“现在还管他们干什么,回城,我们先要打探一下熊寒天的大军状况再说。”
不能说意气风发,但余宽的表情总有些意气飞扬。
因为打仗要靠什么?靠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久不发大水的衢河、浏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