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三十二章决断(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三十二章决断(三) (第2/3页)

上,回身便将没个眼sè的赵大赵二撵了出去,自己则垫着脚,探头往赵石这儿瞧了瞧,见了夫君那标志性的大字,嘴角抿了抿,眉儿弯弯,却忍着没笑出声儿来。

    这些年下来,赵石虽长进不少,但于这书法一道上,却真的是一窍不通,写出的大字还是那般惨不忍睹,尤其是种七娘乃世家大族出身,瞧在她眼中,赵石这一笔字啊,真真是不堪入目的紧了,也不知这位从小是怎么练的,硬是有越练越难看的架势。

    赵石斜眼瞅了瞅她,鼻端嗅了嗅”夜没睡,确实有些饿了,许是被人笑的多了,也许是根本不在乎自暴其丑,大大方方的放下毛笔,宽厚的身板往后一靠,压的椅子咯吱吱一阵shēn吟“别笑了,赶紧端过来,饿了。”

    “我可没笑。”这么说着,种七娘带着交憨的吐了吐舌头“南先生也是,怎就这么去了?只留大将军在这里费神?”

    “他啊,事情多着呢”赵石随口回应。

    种七娘埋怨着南十八,手里没停,将食盘端过来,又掀开食桶,端出几盘也不知热过几次的小炒,又给赵石盛上满满当当一碗白饭,嘴里也没闲着“他事情多,又哪里多得过你?看这眉头皱的,一夜不见,好像就老了几岁似的。”

    难得轻松一会儿,赵石从成婚数载,却依然交俏有如少女的妻子手中接过饭碗,笑着道“心疼了?”

    种七娘哼了一声,其中心中却是欢喜“妾身不是心疼,是头疼,头疼回去之后,见到其他几位,不好交代呢。”

    一边说着,一边却已经绕到赵石身后,一双小手熟练的摆正赵石的脑袋,揉捏开了。

    赵石放下碗,半眯着眼睛,作享受状。

    “听”种七娘小心的控制着手上的力道,轻声问着“大军要开拔了?”

    “嗯。”

    “那。

    是要去取临汾?”

    “嗯。”

    见没得多少回应,手上力道不由重了许多,嘴上接着道:“是不是有些弄险了?”

    赵石依旧有些漫不经心“打过才知道,现在不用担心,还要看金人那边的情形”

    种七娘明显有些担心,有些忧虑的道:“失同,太原两处兵马加起来不下三十万,一旦”

    “大同,太原皆为金国重镇,弃守不得,北边草原不安宁,西夏那边也不会坐视,能起兵十万就不错了,现在的情形跟当年不同,金人已是日薄西山这一仗打好了,女真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嗯,再用点劲儿,这几天确实有些头疼。”

    种七娘天赋异禀,力气自然不在话下,稍微又加了些力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咱们可不能大意轻敌。”

    “这个自然,不过既然来了,不跟金人打一仗,别说我不甘心,便是这上上下下的,恐怕也不会甘心兵凶战危,到时临机应变便是,看似弄险,其实已经占尽先机,这一仗啊,总归有几分成算的。”

    种七娘嗯了一声,心安不少,她出身将门,这些道理也不是不懂,但关心则乱,心里便也有些没底,听了向来崇慕的丈夫这般说,心里那些疑虑才消去不少。

    不过很快,另一层忧虑又浮了上来“大将军那里怕是不好分说吧?”

    “出关之前,他便准我便宜行事,再者说了

    这一仗,不论胜败,于河洛战事来说,都是无关紧要,只要攻下洛阳,张大将军才不会管咱们这边如何呢。”

    种七娘翻了翻白眼,刚要反驳,不过随即就明白了其中关节,不是不管,一个是管不过来,有赵石在,张大将军的军令还不如兵部的呢,二来呢,和金人这一仗打下来,就算大军败了,金人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又如何能威胁到大军后路?所以说,张大将军这边,确实无关紧要,有个说辞就成。

    “但朝廷”

    “是啊,就怕有人作梗,弄得虽胜犹败就不好了。”

    “要不妾身修书一封,让爹爹那边帮着说话?”要不怎么说女生外向呢,种七娘想也不想,一句话的工夫,就想将自家父亲拽进来掺和。

    赵石可不侨情,立即便笑,还拽了句文“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种七娘立马醒悟,说了这么多,就觉着与自家夫君以往的性子不合嘛,原来在这里等着呢,不过这八个字,却还是让她喜不自胜,笑的lù出两排小白牙,怎么也合不拢嘴chún,拍了赵石肩膀一下,佯装嗔怒“你就知笑我。”

    “好了。”赵石拍了拍她的手“来,一起用些,大军一旦开拔,风餐lù宿的,可就没这等清闲的日子可过了,对了,赵幽燕要留在解州,所以那些亲卫就都交给你了,别跟我嚷着要到阵前带兵啊,咱们来之前可是说好了的。”

    “知道了……”种七娘拉着长音,声音却甜的有些发腻子,不过随后便小心意的问了一句“你若是换了金huā姐姐,你也不让她带兵?”

    这回赵石聪明了“都是一家人,不比这个,照我的意思,你们啊,都在长安享福才对。”

    种七娘皱了皱鼻头,顺势在桌旁坐下,心里还是暗哼了一声,就知道不过这一次出来,能单独随于夫君身侧,朝夕相处,却还是满意的,再加上夫君虽然威权日重,但在一些细节上,却更能体会他的维护之心,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开始一心享受这难得的安静时光了。

    其实她和李金huā比了这些年在夫君心目中,各人是个什么分量,那是知道的真真的,别看她出身种氏,论起来,怕是还不及人家惜红呢,再加上现如今府中又多了个来自草原,美的跟什么似的异域胡女,她就更不占优了。

    不过呢种大小姐也不着急,得胜伯府正妻范氏出身太低,李金huā吧,年岁老大,那个什么琴其海长的虽美,也还聪明,但却到底是胡女出身惜红就更不用说了出身景王府歌姬,就算诞下得胜伯府长子,也威胁不到她种大小姐的地位。

    这般算下来,若不论情分,赵石身边女子虽不少,但却没一个能比得上她种大小姐文武双全,得天独厚的,加之娘家那边父兄皆在她还真没什么可担心的。

    不过是因为这些年和李金huā攀比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才时不时的要挂在嘴边,总想着要占一占上风,而实际上,她与李金huā也共职有些年了论起和家中其他妻妾的关系来,还就数她们两人处得来,还是那句话,不吃醋的女人,那还叫女人吗?。

    解州知州府书房,夫妻两个享受着这暴风骤雨来临之前的温馨平静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太原府官道之上,却是蹄声隆隆,震的地面颤抖不停一行数百骑,如狂风刮过一路烟尘,向太原府方向疾驰而去。

    太原府,北地之重镇,控带河山,居天下肩背,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不论秦汉隋唐,得之,便可为王者资,胡马南来,此为必经之路,所以历代以来,此地皆为御胡重镇,屯兵之要隘。

    然,自辽取晋地,以其险要,遂以此为基,北进云中,又修大同,有大同府在前,太原府之重略减。

    而女真崛起于东北,不数载,便席卷北地,取契丹而代之,随后,北逐契丹,于云中与契丹纠缠,大败之,辽人北走,北地遂定。

    有鉴于此,金人更重大同,遂于大同修建行宫,定其为西京,命大将守之,于是,太原府便也成了后方粮草聚集之所在,繁华日盛不假,却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