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农风集团 (第2/3页)
这些教授是赵旭日从东北农大和八一农垦大学请来的,本来他们对穆河的事情不感兴趣,可听了赵旭日转达的林风地一些农业上的规划,就立刻赶来了。在他们看来。穆河这个小地方想要做出这么大的事情,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如果真的能做成,那对整个黑龙江省地农业经济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进步。
“这种温室种花的技术还非常有限,你们的勇气可嘉啊。不过土质分析过吗,适合养花吗?而且以后的销路怎么办呢。做企业不是只图噱头啊,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王伟印教授是东北农大花卉种植的权威。他走了一圈。对硬件的建设表示了肯定,可对前景还是不看好。@@
张文中早有准备。立刻取出一份资料来,这是他们农科院地技术员通过几个月地时间精心准备的,充分地证明了只要有一定的温室技术,穆河完全能够四季种植花卉,而且经济收益会远超种粮食。
王伟印看了一会,显然被这份资料吸引了,一边看一边赞叹:“你们做的调研工作不错,很有水准啊。如果这份资料属实,那穆河这个模式完全可以搞,不过你们这里的收益真的作准吗?”
张文中笑道:“穆河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县,农民们主要种植粮食蔬菜,还有人种植经济作物如大豆和烟叶。按今年的收入来计算的话,种粮食每年收入约为每亩2000元,种蔬菜每亩大概3000元,种烟每亩约为4500元。”
这些数据王伟印再熟悉不过,没表示什么异议,不过接下来张文中的话却让他吃了一惊。
“如果跟农风集团合作种植玫瑰等花卉的话,我们可以保证,每亩收入能够达到6000元以上。如果市场价格浮动上扬,甚至有可能达到一万元。”
“真的有这么多?”王伟印是科学家,不是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不过他也很清楚,如果张文中的话属实的话,那等于是推动当地经济的一把利器。“请王教授放心,我们农风集团的目的并不只是赚钱,而是通过和农户合作,带着穆河人共同富裕起来。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有天真理想的企业家的。”张文中说这话的时候,不禁偷望了一眼林风,他正跟个没事人似的在一旁溜达,似乎完全不在意张文中说地就是他。
王伟印赞不绝口的道:“现在能有你们这些有良心的企业家不多了。就冲这个我也要帮你们把温室技术完善了。”
林风一边听着,心里觉得有点搞笑。其实忽悠谁不会啊,只是在历史的大潮中,有些人忽悠的事情办到了,于是成为了英雄。有些人忽悠的事情没有办到,或者说办砸了,于是成了骗子。有些时候,英雄和骗子不过就是一线之间,一念之间,一秒之间的事情。对于命运这个编剧而言,都是刺激的剧情,没什么区别。
送走了教授们,达成了技术上的合作协议,林风又放下了一个大包袱。现在开始,他可以真正的大展拳脚了,一个敞亮透彻地未来摆在他的面前。
许多年以后,当刘淼再回忆起那个火热的年月的时候,总会感慨万千。
农风集团的成功。在于对局势的把握,总是能抓住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