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先觉 (第2/3页)
片的土地,心想再过两天,这里就该绿油油一片了。
“你为什么要把这些水田分成四块呢?”老王问,“你要求有的田要窄行密植,这我理解,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可为什么有的田又不采取密植?还有,为什么单独有一块田不准用农药和化肥,一定要用农家肥呢?”
林风笑了,他挠挠头,也不知道怎么跟老王解释。
其他几个技术员也都拢过来了,这些问题他们都憋在心里两三天了,一直搞不懂林风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划分水田。
如果说是个倒粮发财的暴发户,这些技术员也就如同平时上班一样,睁一眼闭一眼,干好干坏都是那些钱,不操更多的闲心。可林风这些天一直都对他们很尊敬,不但好学,而且买烟买水请吃饭,照顾的十分周到。他们都觉得林风是个好孩子,不忍心看他赔钱。
眼下老王说到关键的问题,大家都凑过来,想听林风怎么说,看他究竟是真的不懂种地,还是说另有想法。
“大家既然都是农风公司的顾问了,我想有些事情也不必瞒着大家了。其实我这么划分,有几个用意。”林风略微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免得在这些专业人士面前露丑。
“我听英杰哥说了,密植能提高总产量,这是好事,如果产量真的比其他的稻种高,也能证明穆河一号的确是最适合穆河土质和气候的。不过我也听说了,一旦密植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穗和粒的质量。”
“我既希望能够创造一个亩产量的记录,又希望能得到质量上佳的稻种,想来想去,只能分区种植了。”
林风说完,老王把烟头丢掉,用鞋底使劲碾了碾:“你是想用密植的田做模范田,然后卖优质田的种子?”
“王叔还真是专业人士,我一说你就明白了。”林风呵呵一笑,他倒是也不瞒着大家。
“原来如此。”大家都明白过来,九五年的时候,人们的想法还很简单和直接,穆河这样的小城市尤其是,技术员们更是长期在机关里工作,很多事情都不会换一个角度思考。
本以为林风买穆河一号是为了大面积的种植减轻成本,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林风的野心更大,他是要以这一百八十亩的水田做广告,把穆河一号的名字打响,然后靠贩卖有专利权的稻种赚钱。
大家看林风的眼神都变了,心说若这个主意是他自己想的,这孩子可真是了不得。
“那为什么有的田不准用农药和化肥呢?”朴英杰忍不住问。
林风反问:“大家知不知道现在有韩国人在收购我们穆河的山野菜?”
朴英杰是朝鲜族人,他的姐夫李天成又是跟韩国人直接做生意的,自然知道,连连点头说:“我知道。”
“那我想问,为什么韩国人好好的蔬菜不吃,要吃咱们山里的野菜呢?”
“吃腻了好东西,想换换口味呗。”朴英杰说。
林风一笑:“那只是其中之一。其实重点是,山野菜不但可以换口味,还是一种健康食品。这种健康的概念不只来源于野菜本身,也来自纯天然的生长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