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倒粮的 (第2/3页)
首先一个就是土地的问题。他记得杨斌之所以选择了沈阳作为他后来的根据地,就是因为沈阳zhèng fǔ被他的高科技农业项目打动了,最后在沈阳西北给他拨划了数千亩免费的土地作为农业基地。
只可惜杨斌并没有走正途,他把得来的土地开发成了房地产,完全偏离了最开始的规划。
至于资金的问题,林风也有考虑。他打算用两年的时间来赚钱,等培育出适合穆河的种子之后,再跟银行借款。只要有五百万左右的启动资金,一旦把产业的链条拉动起来,后续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只是这些计划都还停留在纸面上,就算林风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也不会人愿意相信。
“你要是真想干,我倒是能给你介绍几个人。我以前倒腾烟的时候,认识几个倒粮的,总在一起打麻将。”周文武见林风沉默不语,觉得应该鼓励他一下。林风这孩子主意比较正,光劝说他没用,还得得让他知道这一行水有多深,等他意识到就会自己改变主意了。
“那太好了。”林风一喜,他琢磨着先从加工业入手,慢慢的起步,逐渐形成一条由产到销的产业链。
“行,等明天我就带你去见他们。都是一些喜欢打麻将的人,前一阵子整天找我,说是三缺一。”周文武说,他自从开了铁板烧店,就很久没打麻将了,一提起来,手也有点痒,正好借着带林风去认识人的机会玩几把过过瘾。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风说,“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周文武喝了一口面汤问。
“最近可能要用不少钱,如果账面上宽松的话……”林风笑起来。
“没问题啊,你的那一份我都存着呢。你想取的话,随时都可以。”虽然觉得林风这个农业基地的构想不靠谱,不过周文武还是佩服林风层出不穷的主意,说好的三成分红自然也不会少了他。
林风大概估算了一下铁板烧近来的收入,按照平均每天八千的流水来计算,毛利应该在四千左右,纯利大概也有三千。一个月下来就足有近十万的利润。
如此赚钱的生意,难怪周文武每天都笑眯眯的,一双小眼睛永远都跟中午时候的猫一样,眯成一条线。
想到自己也能分到三万左右的分红,林风就在想他是不是舍近求远,不好好的做赚钱的餐饮业,非要去搞什么农业基地,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
可转念一想,餐饮业搞的再红火,不过是让老百姓们吃上几口好的。等到老百姓兜里没钱了,餐饮业也一样要败落。
只有让老百姓口袋里总是有钱,餐饮业才能兴旺发达,而在穆河,想要让大部分的人都受益,都有闲钱,那就只有搞农业。
把农业基地搞好,不但是林风一个人的事业,也是整个穆河的事业,既能赚大钱,又能造福一方,即便是前方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有九九八十一难,林风也决定闯一闯。
第二天是星期天,早晨九点多,周文武的电话打过来,让林风到楼下来。
到了楼下,周文武从一辆夏利出租车里探出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