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五常 (第2/3页)
,煮出来油汪汪的,不比五常的差。”鲍二好说。
“鹤西吗……”林风想鹤西距离穆河也不远,或许可以找个时间过去看看。
而鲍二好方才提到的几个穆河的优势品种,比如大豆,瓜子和白瓜子,前者可以进行榨油,后两者则可以出口韩国rì本。
由此林风又想到了穆河还有野菜、蘑菇、野生木耳的资源,据说附近的山里还有养鹿养貂的场子,也都可以利用上。
他脑子的念头越来越多,需要好好整理一下,分门别类,一样一样的考虑清楚。
第二天是大礼拜的星期天,林风早晨起床就直奔图书馆,鲍二好话里偶然提起说去年的农业报上有五常的报导,他在朋友那里看到过。
林风想要研究一下五常大米崛起的模式,便打算去图书馆把资料找来看看,说不定能借鉴到一些有用的经验。
林风没有图书馆的借书证,不过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于黎她妈妈就是图书馆的管理员,认识林风。
一见林风,于黎的妈妈沈玉妮倒是一愣,穆河的图书馆除了人民rì报和一些省内报纸是新的之外,就只有几千本七八十年代老掉牙的旧书,完全没有吸引力的藏书自然难以吸引读者,平rì里整月也不见个人来看书借书,完全就是在死撑着。
“林风怎么来了。”沈玉妮问。
“沈阿姨,我过来借阅几份报纸。”林风的嘴非常甜,于黎过生rì的时候曾经把同学叫到家里聚会,沈玉妮对林风的印象还不错。
“要借什么报纸。”沈玉妮闲着没事,对林风很热情。周末的图书馆一个人都没有,有点事情做反倒不会太无聊。
“有农业报吗?”林风问。
“有啊,你看农业报干嘛?”沈玉妮很好奇,林风这个年纪的初中生,一般都喜欢看些什么幽默大师兵器知识一类的杂志,女孩子则很迷恋萌芽和少男少女,很少有人会看专业xìng很强的报纸杂志。
“最近要写作文,找点资料。”林风说。
沈玉妮也没介意,按照林风说的,把一九九四和九五年的农业报的合订本找出来。
厚厚三大本报纸摞在桌子上,林风看的有点眼晕,不过这年头没有百度和谷歌,想要查阅一些资料,只能用这种笨办法了。
足足找了半个多小时,林风总算找到了几篇介绍五常的文章,这才了解到五常为什么能出产好大米。
总结起来,其实也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三点。
五常地处黑龙江最南端,属中温带大陆气候,四周围有高山,属于盆地地形。一到每年仈jiǔ月份,水稻从灌浆到成熟最重要的两个月里,五常盆地内风和rì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都是出产好大米的优良条件。
除了气候宜人之外,五常的黑土厚度达两米,富含有机物。这里还有拉林河和阿什河两大水系,给水稻生产提供的天然的水力资源。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五常的zhèng fǔ大力的推广塑造五常大米的品牌。农业报上有一则新闻,记录的是五常的松梗二号米在rì本国际稻米评比中荣获优质第二名。
回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