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改变未来 (第2/3页)
穆河的公路交通此时还没发展起来,连接穆河到东部重镇牡丹江和省会哈尔滨的国道尚未开工,无论是物资输入还是原料输出,都受制于交通的不便,这就使得商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局限。
和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虽然搞的如火如荼,却因为摊上一个穷的叮当响的邻居城市,再加上得不到国家政策的倾斜,跟同属国家级贸易口岸的黑河和绥芬河比起来,始终逊sè不少。到了二十一世纪,更是因为经济情况的变化而一蹶不振。
农业倒一直是穆河的经济支柱,占据着每年财政收入的大半,可并不是万能灵药。一旦粮食价格打个喷嚏,整个穆河都要重感冒。
当下岗大cháo席卷整个东三省之后,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工人下岗,除了公务员没人能领到工资。地方财政几乎陷入了崩溃的状态。
以李秀丽供职的中医院为例,到了二零零二年左右,就已经变得半死不活。
高水平医生纷纷离开,或者被大城市的医院挖走,或者自己开诊所。
劲敌穆河市医院大张旗鼓的改革,更是抢走了不少原属于中医院的病人,偌大的中医院每天门可罗雀,有时候一个科室一个月的收入竟然只有一两百元。
这样的情况下自然没有工资可发,而卫生局更是制定出政策,不许医生们自谋出路。
摆在医生护士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者是混到退休领工资,或者是辞职自己去闯。大部分人不敢冒险,只能选择前者,过着没有工资的rì子,和如同植物人一般的中医院一同苟延残喘着。
中医院是大多数穆河市企业的缩影,在一九九五年的时候还看不出未来的窘境,不过灭顶之灾很快就会到来。
一路上,林风不知为什么想起了这些问题,直到走进爷爷家,看到才六十几岁的爷爷nǎinǎi,才停下来。
除了林文堂和孙铁英老两口,林风的叔叔林宏伟一家也已经到了。
林宏伟也是中医院的医生,一手按摩的好手艺在穆河市很有名,他的妻子高爱云是工行一个分所的股长,手上有点小权利。
两人的儿子林松是林家老三,比林山小六个月,现在两人同在穆河市第一小学五年一班。
十几年以后,林宏伟在中医院苦苦煎熬,偏又因为服用药物过敏引发了股骨头坏死,做了两次手术之后,依然要撑拐杖才能行走。
高爱云在二零零三年被买断了工龄,拿到的几万块钱却在林松的一次斗殴中耗光,后来一直在一家啤酒批发部做会计。
林松初中之后就跟着一群狐朋狗友鬼混,事情没做什么,倒是吹牛的本事见涨。直到二零零九年林风穿越回来之前,他还是一事无成。
看到他们现在的样子,再想想十几年后的光景,林风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让他不禁的兴奋起来。
“老天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重活一回,或许就是让我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改变些什么。“林风想,“我可能改变不了世界的局势,可我应该能够改变我家人的境况。”
他正想着,在李秀丽的张罗下,麻将桌已经支起来,哗啦啦的麻将声和欢声笑语响起来。
林松跑来递给林风一个苹果说:“哥,吃个苹果,你看你嘴角都坏了。”
林风接过苹果,嘎嘣咬了一口,又脆又甜,如同家和亲人的温暖一般。
改变未来的兴奋感在他的心里一旦滋生,就再也无法磨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