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重回一九九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章 重回一九九五 (第2/3页)

,他真的回到了从前,回到了1995年。

    平静了心绪,林风告诉自己要接受这个改变,之后才打了盆凉水,洗好脸走出洗手间。

    方桌摆在厅里,现在做饭桌,晚上当麻将桌用。十年之后的2005年,林风用拿到第一笔提成给妈妈杨秀丽买了个电动麻将桌。而那个时候,他已经好多年未在家里吃过饭了。

    爸爸林宏新坐在东首,妈妈杨秀丽坐在南首,弟弟林山坐在北首,剩下一个西首的位置是留给林风的。

    这是吃饭时固定的位置,早已经在记忆里模糊许多年,忽然又重现,林风不觉眼角又湿润了。

    多年的商场磨练,他的泪腺早就训练的坚强无比,可回到1995年,不知为什么又变得那般的脆弱。

    “你想什么呢,赶紧吃饭。”林宏新吼了一嗓子,他这时候才四十出头,延续着年轻时候脾气暴躁的传统。

    林风从小就怕老爸,就算是后来在商场上混的风生水起,也是一听电话里老爸的声音就不自觉的发抖。

    坐下来,抓起碗筷,夹菜放进口中慢慢的咀嚼,那正是妈妈的味道,温馨又美味。

    一边吃饭,林宏新一边和李秀丽说起药店的事情来。

    1994年末的时候,李秀丽刚刚从效益rì渐不好的穆河市中医院停薪留职,帮忙打理林宏新开的药店。

    林宏新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搞个体经营的先行者,一九八四年他和两个同伴合伙出资一万两千元,开起了穆河市第一个个体药店。

    林风还记得当时他才四岁,大年夜那天的晚上,手里摆弄着林宏新从广州倒腾回来的人参包装盒,听着爷爷nǎinǎi妈妈三个人围攻爸爸。

    当了一辈子**干部的爷爷林文堂对林宏新的选择非常不满,他不知道儿子为什么放着医药公司仓库保管员的工作不干,一定要去干个体户。

    nǎinǎi孙铁英的xìng格泼辣,当时就放下话来,要干也行,那就脱离母子关系。

    李秀丽也寻死觅活,认为干个体户就是投机倒把,迟早得进监狱。

    大过年的家里很不安生,当时还不怎么懂事的林风没觉得什么,还是许多年以后听父母提起来,才知道那个时节人们的想法有多么的单纯。

    家庭阻力虽然大,林宏新还是坚持下来,他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的干了一年。到了八五年chūn节临近的时候,他计算了一下账目,连同年底的分红,一整年净赚一万四千元。

    在那个月工资才几十块钱的年头,万元户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即使是穆河这个小小的县城,也开始如同雨后chūn笋一般出现了很多个体经营者。

    林文堂和孙铁英走在街上的时候,常常有老同事拉住他们唠家常,夸奖他们的大儿子林宏新买卖做的好。一来二去,老两口的观念也就慢慢的转变了。

    李秀丽也发现了家里的变化,别的不说,每天拿回来的那些钱可不是骗人的。虽然还怕担上什么投机倒把的罪名,可看到个体商店一个个的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