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谈(中) (第2/3页)
玻璃的耐拉强度只有普通钢材的八分之一。把玻璃融化,拉成只有头发直径的十几分之一那么细的玻璃纤维,原来又硬又易碎的玻璃就变成了又软又耐拉的玻璃纤维,其耐拉强度可增加十几倍。
同样的,水泥块耐压,钢材耐拉。用钢材作筋骨,水泥砂石作肌肉,让它们凝为一体,互相取长补短,变得坚强无比――这就是钢筋混凝土。
于是,人们用玻璃纤维作筋骨,用合成树脂(酚醛塑料、环氧树脂及聚酯树脂)作肌肉,让它们凝为一体,制成的材料,其抗拉强度可与钢材相媲美―因此得名叫玻璃钢。
玻璃钢的用途极其广泛,小到浴具、厨房用具、梳洗用具,大到汽车制造、喷气飞机上的油箱和管道,甚至连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身上背着的微型氧气瓶,也是用玻璃钢制成的,更夸张的是,由于玻璃钢无磁xìng,不阻挡电磁波通过,用它来做导弹的雷达罩,就好比给导弹戴上了一副防护眼镜,既不阻挡雷达的“视线”,又起到防护作用,现在许多导弹和地面雷达站的雷达罩都是玻璃钢制造的。
目前玻璃钢的生产方法基本上分两大类,即湿法接触型和干法加压成型。如按工艺特点来分,有手糊成型、层压成型、rtm法、挤拉法、模压成型、缠绕成型等。手糊成型又包括手糊法、袋压法、喷shè法、湿糊低压法和无模手糊法。
在我国有90%以上的玻璃钢产品是手糊法生产的,其他有模压法、缠绕法、层压法等从世界各国来看,手糊法仍占相当比重,说明它仍有生命力。手糊法的特点是用湿态树脂成型,设备简单,费用少,一次能糊10平方米以上的整体产品。缺点是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挤拉、喷涂、缠绕等工艺设备,随着玻璃钢工业的发展,新的工艺方法将会不断出现。
这些资料内容虽然不少,但是萧东查阅起来却感觉相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